下载此文档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docx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宁波市海曙区镇明中心小学杜莹教学目标: 。 ,理解泼水节的热闹,感受总理与傣家人心贴心的情感。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伴着“快乐的泼水节”乐曲,缓缓地述说)同学们,每年的清明节前后,当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都要迎来他们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节日那天,傣家人身穿节日的盛装,敲着象脚鼓,划着龙船来到聚集地。他们一手拿着盛满清水的银碗或者是罐子、脸盆,一手拿着柏树枝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听傣家人说,身上泼到的水越多,代表收到的祝福越多。所以人们全身湿淋淋的,却都沉浸在欢乐和幸福之中。大家知道这个节日就是(生:泼水节)。 “泼”字。(屏幕出示“泼水节”)“泼”是今天要学的新字,拿起小手跟着老师写一遍。生在田字本上练习 ,对于我们宁波小朋友可能有些陌生,今天就让我们通过课文来感受泼水节吧。二、初读课文 。自由读课文,遇到难读的词语划下来,把它读准确,最后标上自然段序号。 ,师巡视,并随机板书学生认为难读的词语。 ――开火车读――齐读(个别难读的词语可结合句子来读,火红火红的“凤凰花”、“象脚鼓”可结合图片理解) “凤凰”和“脚”。 ,你有没有发现难读的段落,谁敢来挑战自己,读给大家听听。 。[设计思路: 遵循儿童识记规律,鼓励自主,分化难点,突出重点,突破识字难关。教师还利用课文插图,引导阅读,加深对词语的理解。] 三、深读课文 。上单元我们学了一种读书的新方法(默读)。还记得默读的要求是(生: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思考。) ,边读边思考: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泼水节?你是从哪些句子中看出来的,把它划下来。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难忘的,热闹的,幸福的 “热闹的泼水节”。 A、你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这是“热闹的泼水节”? (1)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敲起象脚鼓”、“四面八方”、“赶来”。(2)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师板画凤凰花瓣,理解“撒满”。“鲜红的地毯”:在什么情况下会铺上鲜红的地毯(特别隆重的场合,接待最尊贵的客人时。) (3)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师读“一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花炮升上天空。”比较理解“一串串”、“一条条”。三个句子随机灵活教学,引导学生感受到这么热闹、隆重的场面,是傣家人为迎接最尊贵的客人准备的。为什么傣族人民会这样欢迎周总理呢? [设计思路:通过对“从四面八方赶来了”的具体情境的再造,丰富了学生对“赶”来的情境的想象。] B、激情引读句1,句2,句3。周总理是新中国的第一任总理,他天天都要处理党和国家许许多多重要的事情,为了和傣族人民共同庆祝泼水节,总理从百忙之中抽出空来。当时傣族人所在的景洪地区交通非常不方便,周总理乘飞机后又改乘汽车,最后又乘渡船过江,不辞辛苦,不远千里,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傣族人民生活的小城,来到了傣族人民的身边。就是这样一位关心傣族人民的好总理,傣家人从心底里欢迎他,,难怪――――――,难怪――――――,难怪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ai1968104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19-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