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一堂好课的标准.doc


文档分类:汽车/机械/制造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一堂好课的标准2007210625田雅丽教学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发挥着核心作用。它既是教育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提高教学质量主阵地在课堂,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互动,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发展的引导者,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平等的参与者,教学中居主导地位;学生是课堂教学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主体。那么一堂好课的标准究竟是什么?叶澜教授曾在她的“新基础教育”中,针对“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这一问题,概括了以下的五个方面:     一是有意义的课,即扎实的课:学生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在过程中产生了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并激发了进一步学习的强烈需求,而且越来越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是有效率的课,即充实的课:就面而言,对全班学生中的多少学生有效率,其包括了好的、中的、有困难的具有不同的效率;其次,是效率的高低,如果,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这都不能算是一堂好课。     三是有生成性的课,即丰实的课;这样的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在课堂上有师生之间真实的情感、智慧、思维、能力的投入,尤其思维是相当活跃的,在整个过程中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的生成。          四是常态下的课,即平实的课:由于长期受公开课的影响,一遇到有人听课,容易出的毛病是准备过度,这样教师很辛苦,学生很兴奋,到了课上变成把准备好的东西背一遍,表演一下。当然课前的准备对于师生的能力提高,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课堂有其自身的价值,这一价值在于它是一个公共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要有相互的讨论、思维的碰撞,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相互的构成,并生成出许多新的东西。因此,我是反对借班上课的,而且要淡化公开课的意识,在我们“新基础教育”研究共同体中,大家不提“公开课”这个词,现在又强调,上研究课时,不管听课者的身份有多高,教师尽量要做到旁若无人,因为,你是在为学生上课,不是上给听课的人听的。     五是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任何课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如果是,那么假课的可能性就比较大,这种课是真实的、不粉饰的,因此是值得反思的,需要去重建的。在我们“新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上好了课,总是要反思和重建。我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只要是真实的,总是有缺憾的。但很多的公开课,往往追求要上成一点也没有问题的课,这种预设的目标首先是错误的。对于怎样的课才是好课,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我不敢妄自定论。首先看一看最近召开的全国语委会上专家学者们对一堂好课的定位。 、恰当。教学目标是上课的出发点和归宿,目标明确、恰当是一节好课的首要条件。明确,是指师生对一堂课应达到的目的、方向要有共同的认识。恰当,主要指要符合年段的特点,符合教材的要求,符合学生的实际 、难点要突出。教师要能深刻地理解、正确地把握教材,并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领学生理解重点,突破难点 。学生主体地位是否得到尊重,是以一定的参与度为标准的。学生参与的程度,就广度而言,要看是不是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了,是不是在每个环节都参与了;就深度而言,要看学生是被动、应付地学习还是积极主动地学习,要看理解程度、学习质量是否得到提升。 。教师是否善于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灵活运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

一堂好课的标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在水一方
  • 文件大小29 KB
  • 时间2019-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