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王新华1,张志强2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 730000;
2.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甘肃兰州 730000
摘要:利用1987年和2000年1∶100000 Landsat TM图像解译数据分析了黑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测算方法,评估了黑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结果表明,在过去的13年间,黑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总的趋势是森林、草地、河流冰川面积大幅减少,耕地、盐碱地和建筑用地迅速增加。这一变化损害了该区域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使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人民币)/a,%。
关键词:黑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土地利用;服务价值
中图分类号:X1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175(2004)04-0608-04
生态系统服务是指对人类生存及生活质量有贡献的生态系统产品和生态系统功能[1]。生态系统服务是人类一切福利的源泉,它包括来自自然的物流、能流和信息流,以及制造业资本和人类资本结合在一起产生的人类的福利。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服务包括两大类:一是提供人们生活必需的生态系统产品,如农业生态系统提供的粮食,水域生态系统提供的水产品,森林生态系统提供的木材、果实等,其实质是生态系统对能量的固定和物质的转化;二是提供保证人类生活质量的生态功能,包括维持生命物质的生物化学循环和水文循环、维持生物物种与遗传多样性、土壤肥力的更新与维持、光合作用及分解作用等支撑与维护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功能等[2, 3]。与生态系统产品相比,生态系统功能对人类的影响更为广泛和深远。然而由于人类对生态系统功能价值的漠视,造成了生态系统功能的巨大破坏和退化,严重影响了人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研究渐渐成为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的一个热点[4~7]。其中,美国生态学家Constanza等人的研究成果引起了世界各国极大的反响。他将全球生物圈划分为:海洋、森林、草原、湿地、水面、荒漠、农田等16大类26小类;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划分为气候调节、水分调节、控制水土流失、物质循环、降解废物、文化娱乐等17种功能,并以此为基础计算了全球生态系统服务年度价值平均为33万亿美元,[8]。国内学者也对区域内的森林、草地、水域及陆地生态系统的价值进行了初步的研究[9~13]。
黑河流域是西北干旱地区内陆河开发历史比较悠久的地区,流域农耕活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以前[14]。近几十年以来,随着人们经济活动的加强,出现了草原退化、天然林减少、生物物种数量和冰川面积减少、土地荒漠化和次生盐碱化面积不断增多、河流来水量减少、湖泊消失、水面面积缩小、天然绿洲萎缩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这些问题都与流域的土地利用/覆盖方式及生态环境的质量变化有关。生态环境的退化势必削弱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整个流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黑河流域为研究区,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作为评价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量化指标,运用谢高地等人对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测算结果,评估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区域生态价值的变化,从而为分析和
黑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