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我对使用新教材几点体会.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我对使用新教材的几点体会苏州市吴中区胥口中学宋小龙从2002年秋季起,我们苏州地区全面开始使用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教材《历史与社会》,至今将近两个学年了。这一套教材我们也见识了三分之二,虽然未见全貌,可也算是初见端倪了。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我有过欣喜,但更多的是困惑,因为本套教材在内容的编写和结构的安排等诸多方面,我感觉还有不少值得商榷的地方。下面就是我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的几点体会:,新教材最大的特点是综合性比较强,包容的知识面也比较广。《历史与社会》整套教材共分六册,也就是说有六个主题,分别是七年级的“我们在社会中成长”和“我们生活的区域和环境”,八年级的“中国古代历史与社会”和“中国近现代历史与社会”,九年级的“世界历史与文化”和“人类的机遇和挑战”。确切的说七年级的上下两册和九年级下册主要是有关社会的范畴,而其中“我们在社会中成长”和“人类的机遇和挑战”是以前从没有涉及到的社会知识,“我们生活的区域和环境”主要是有关地理方面的知识。而八年级的两本书和九年级的上册主要是历史方面的的内容,包括了中国的和世界的历史,也就是说,好象把原来的初中阶段六册历史书的内容浓缩为三册。还有在这次的教材调整中好象没有专门的地理这门课程,只在七年级的下册“我们生活的区域和环境”隐约看到地理的影子,作为补充,我们苏州教委又编写了《〈自然地理〉读本》上、下两册,这三本书好象就是世界和中国地理的浓缩。当然,在编写教材的时候,我们的专家和学者并不是简单地把知识删繁去减,而是在系统的概括和归纳的基础上加以提炼,并且还增加了大量的社会知识,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教材体系。这也是前所未有的一套教材,可以说是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所不包,彻底地打破了人为的划分教材的界限,真正地把各方面的知识有机地综合起来,既扩大了教材的容量,也改变了知识的结构形式,从而更容易被理解和应用。同时,这样的综合课程既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又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地掌握更多的知识和信息,这也符合了信息社会的学习特点,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一次的教材改革中,可以说《历史与社会》无疑是改动幅度最大、教材内容增减最多的一门课了。无论是教材体系的设置,还是教材内容的重新整合,都是前所未有的。这样全面综合的教材,对教师来说,要想把课上好有相当大的难度,毕竟有许多知识是自己以前从未接触过的,有的即使自己懂一点,可能也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而要把它作为系统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并且能让学生很容易地接受,确实面临很大的困难。就算自己对所教的知识很熟悉,要想上好课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毕竟上这样综合课也是第一次呀,而以前的那些知识也并不适用现在的知识体系,需要经过再一次地加工和处理,把它变成现有的教材中的一个有机的环节,从而更符合综合教材对知识的要求。因此,这就需要教师首先要对自己所掌握的知识重新梳理、重新归纳,同时对自己未知的或者是知之不深的知识要继续学习,并且把新学到的知识不断地融入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在再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对目前所出现的新知识、新信息要很快地掌握,并且迅速地消化,不断地充实和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做教师的要根据教材的内容确定最合理的教学方法,采用最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设备,

我对使用新教材几点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840122949
  • 文件大小28 KB
  • 时间2019-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