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普真的是靠半部论语治天下吗宋太宗 叶之秋 赵普最大的政敌是卢多逊。早在太祖朝,两人就接下仇怨。有一次宋太祖决定要改换年号,自己决定改为乾德,并自认为这个年号从古到今都没有用过,沾沾自喜溢于言表。赵普于是说是啊是啊,陛下圣明。可是卢多逊却直言道,这是伪蜀曾用过的年号。太祖即刻命人查证,果然。宋太祖恼羞成怒,拿起毛笔在赵普脸上乱画一气,说,你怎么比得上他!赵普于是怀恨在心。作为翰林学士的卢多逊,没有帮忙遮掩,而是当场让宰相赵普出丑,为什么? 我想,是因为卢多逊看不起赵普。为什么看不起?因为赵普没有什么学问。世人都传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放佛懂得半部论语就可以治理好天下。后世儒家也总是喜欢如此炫耀。孔夫子的书就这么了不起?其实根本就是以讹传讹。赵普此人读书不多,从小学习吏事,也就是学习一些为官之道,刑名法令等等。在为相之后,太祖多次劝他读书,于是在散朝之后,关起门来打开箱子拿出书来读,一读就是一整天。等到第二天临朝,处理政事的时候,非常迅速。等到去世之后,家人打开那个箱子,发现就是《论语》二十篇。其实,为相者究竟要不要学问? 在《三国演义》中有一段非常精彩的故事,舌战群儒,大概的意思是诸葛亮游说东吴,东吴的儒生不服,于是聚在一起准备羞辱诸葛亮。于是有人问诸葛亮:“请问孔明治何经典?”诸葛亮说:“寻章摘句,世之腐儒也,何能兴邦立事?且古耕莘伊尹,钓渭子牙,张良、陈平之流,邓禹、耿弇之辈,皆有匡扶宇宙之才,未审其生平治何经典。——岂亦效书生,区区于笔砚之间,数黑论黄,舞文弄墨而已乎?”这段文字非常精彩,很好的回答了这个问题。作为宰相,作为一个政治家,处理的是军国大事,考虑的是天下苍生,和学者作家不同,我们何必要求一个政治家饱读诗书呢?况且从来都讲“百无一用是书生”,正是说读书读多了,脑子秀逗了,一味按圣贤书办事,不知变通。放眼看中国历史,有几位真正的文人能居高位?李白有才吧,杜甫很牛吧,苏轼了不起吧,他们写起文章来都是文辞灿烂,可是讲到做官,讲到治民,却空有理论,
赵普真的是靠半部论语治天下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