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
3.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 赵普,字则平,生于后梁末
帝龙德二年 (公元922年) ,祖籍幽州蓟县 (今北京西南) 。后唐末,其父赵迥举族迁居常山(今河北正定) ;后晋天福七年(公元9
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
3.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 赵普,字则平,生于后梁末
帝龙德二年 (公元922年) ,祖籍幽州蓟县 (今北京西南) 。后唐末,其父赵迥举族迁居常山(今河北正定) ;后晋天福七年(公元942年) ,赵迥又举族迁居洛阳。
赵普与赵匡胤大约相识于后周显德三年(公元956年),当时赵匡胤已为后周大将,而赵普此时的情况却有不同的记载,一说他在滁州为吏,一说赵匡胤微服私访赵普于村中私塾,清代小说《黛眉寨》第四回则说,赵普隐修于洛阳西北的黛眉山青牛冈,赵匡胤闻其名来访,留下“太祖黛眉访赵普,高士逍遥骑青牛”的佳话。
显德六年(公元959年) ,后周世宗去世,由其遗孀辅佐幼主宗训即位。时赵匡胤执掌护卫皇帝之禁军,担任殿前都点检要职。次年(公元960年)正月,发动陈桥驿兵变,黄袍加身,代周称帝,赵普在其中起了智囊军师的特殊
作用。宋太祖任赵普为右谏议大夫、 枢密直学士。 同年八月,升为兵部侍郎、枢密副使。
为解决拥兵自重的武将问题,赵普提出了“稍夺其权、制其钱粮、收其精兵”的策略,被宋太祖采纳而先后实施,并逐步收到了预期的效果,赵普也日益受到信任。乾德二年(公元964年)正月,范质等人同日被罢相时,赵普出任
宰相。
赵普任宰相后,尽心辅佐宋太祖,深得太祖信任。但赵普“为政颇专” ,甚至公然欺君。开宝六年(公元973年)夏,赵普被罢相,任河阳三城节度使。
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皇弟晋王赵光义继承
帝位,是为宋太宗。次年三月,赵普自河阳入朝,但没有受
到重用。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 ,赵普编造了“金
匮之盟”,说是太祖、太宗的生母杜太后死前,曾对太祖说:
“汝死当传位汝弟。 ”而且是赵普“即就榻前为誓书,于纸
尾署曰:臣普记。上(太祖)藏其书金匮” 。这使宋太宗“大
感悟”。赵普编造的故事,为宋太宗制造了“合法继承”的
“根据”。于是,宋太宗赵光义以赵普为宰相,并封为梁国
公。
有人对宋太宗说,赵普
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