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300年的承诺2014-09-2608:46 来源: 光明日报作者: 陈海波同仁堂老匾。同仁堂中医药文化国家级传承人芦广荣(中)在教徒弟们鉴定人参。(均为资料照片)开栏的话同仁堂“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中国南车集团“诚信、敬业、创新、超越”……无论是历经沧桑的百年老店,还是引领潮流的新兴企业,企业精神是其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持久支撑。本报今起推出“企业精神寻访录”专栏,寻访一批有代表性的企业,讲述它们的企业精神和价值追求,展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经营发展、为企业塑型铸魂的生动实践。梦想考取功名以济世,但年近半百数次不第——出生于医药世家的一位失意者,想起了父亲的教诲:“可以养生,可以济人者,唯医药为最。”济世,并非只有诗书功名一途。1705年,“同仁堂”三字匾额高高挂起。这位中年人,就是同仁堂的创办人乐凤鸣。“同仁”二字,意蕴深远。乐凤鸣的父亲认为“同仁”二字“公而雅”:公,即儒家推崇的“天下为公”;雅,即《尔雅》中所释“义也”“正也”。这些精神之义,正与乐家父子养生济世的价值追求相一致。随匾额“挂”起的,还有一句铮铮誓言。乐凤鸣在《同仁堂药目》的序言中承诺:“汲汲济世,兢兢小心,虽不能承先人万一,而至于遵肘后,辨地产,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可以质鬼神,可以应病症,庶无忝先君之志也。”300多年的历史:汲汲济世和“必不敢”两个小时的时间里,赵现红仍试图向记者再现他脑海中回顾过无数遍的那段历史。“我刚来这儿工作的时候,就常听老师傅讲堂史。”他说。在赵现红的四季里,农历二月初二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向记者谈起这一天,这位北京同仁堂集团总经理助理、副总工程师语气虔诚。二月二,龙抬头。在这个万物更始的日子,北京前门大栅栏的同仁堂老店也要除尘迎新——净匾,由药店经理、退休老师傅、青年技术能手等共同擦拭“同仁堂”三字匾额。“净匾,即敬匾,‘同仁’容不得半点尘污。”他说。“炮制的工艺无论有多烦琐,制药的原料无论有多昂贵,都不能偷工掺假,要能经得起检验,能医得好病症。”赵现红解释,汲汲济世和两个“必不敢”,是同仁堂许下的誓言和诺言。它们开启了同仁堂的长盛之路,同时获得了平民百姓和统治阶层的信赖。1723年,同仁堂开始承办官药,直至清末,此后又经过公私合营、现代化改制等。但承诺,300多年未曾改变。存心有天知:诚信的自觉“承办官药”的188年,同仁堂因“供奉御药”而名满天下。“但盛名也意味着重责,在当今的市场经济中,我们唯有‘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更加‘兢兢小心’,常念‘必不敢’,不能让先人的承诺失信于当下。”北京同仁堂集团党委副书记陆建国说。1988年,上海甲肝流行,当时具有抗病毒作用的板蓝根一药难求,同仁堂门口聚满了前来求药的人。奇货可居,市场上板蓝根药价飞涨,但同仁堂不为所动。2003年,北京非典肆虐,同仁堂供应了北京地区一半的抗非典中药。由于供不应求,当时的安国药市号称一天出一个百万富翁。但同仁堂为保供应,坚决不涨价,甚至停掉其他产品生产线以增加这些急需药品的供应。仅非典期间,他们就因此损失了600多万元。义利相争,公义为先,这便是他们的济世之道。近几年,同仁堂的香砂枳术丸因缺货而被顾客质疑。但真实情况是,由于气候异常、种植环境变化等原因,枳实橙皮苷含量不达标,很难找到符合标准的原料,同仁堂因此暂停了香砂枳
同仁堂:300年的承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