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治疗髋臼骨折的体会作者:史勇,刘建全,陶立军,赵国强,付勇,巴哈得尔【关键词】手术[关键词]手术;髋臼骨折;体会近年来,随着交通运输业及建筑业的发展,严重的车祸及其他高能量创伤造成髋关节脱位伴髋臼骨折的发病率明显增加,治疗不当,则致残率较高。因而,正确诊断和处理好这类复杂损伤至关重要。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近几年来有了很大的提高。结合我科自1996年6月至XX年10月手术治疗的33例患者,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3例中,男28例,女5例。年龄19岁~52岁,平均岁。致伤原因:车祸23例(%),高处坠落伤6例(%),重物砸伤4例(%)。髋关节脱位及髋臼骨折的类型:髋关节前脱位3例,中心性脱位4例,后脱位26例。合并伤有:创伤性失血性休克3例,同侧股骨干中段开放性骨折1例,同侧股骨头粉碎性骨折1例,坐骨神经损伤不全麻痹3例,轻度颅脑损伤5例,骨盆骨折11例,胫腓骨骨折5例,前臂骨折4例。受伤时间~2d,平均d。骨折类型入院后常规行骨盆前后位片、伤髋闭孔斜位片、髂骨斜位片及骨盆CT检查。按AO分类法[1]:A型10例,骨折波及前后柱2例;B型16例,髋臼横型骨折,顶部仍与髂骨连为一体;C型7例,骨折同时波及前后两柱,顶部不与完整的髂骨相连。对于那些因交通事故高能量致伤并有其他部位受伤者,伤后术前均详细检查预防漏诊,术前常规行同侧股骨髁上骨牵引或胫骨结节牵引(合并股骨损伤者除外),对合并骨盆骨折者入院后即予骨盆骨外固定支架临时固定;根据病情应用抗凝等综合方法预防深静脉栓塞。治疗方法病人入院后,首先处理合并伤,可同时行股骨髁上骨牵引,以防止骨折再移位及股骨头软骨面的再损伤,使肌肉韧带松弛便于术中复位。病情稳定后,术前常规应用抗生素,留置导尿。病人全麻或连续硬膜外麻醉后健侧卧位,并能前后翻转,呈“铰链”样。通常先行KocherLangenbeck入路,显露后壁和后柱,如关节间隙有小碎片,可牵开股骨头后取出。在后柱骨折线两侧各拧入1枚的螺钉,以备复位时用。将病人翻转,用ilioinguinal入路显示整个骨折区域,从前、后两个入路同时复位。用AO复位钳及顶棒辅助复位及临时夹固,检查前柱、后柱和四方形区域的平整情况,前二者在直视下完成,后者主要靠手指触摸。同时,患肢中立位牵引、复位满意后,打入拉力螺钉固定后柱,小心取出复位钳,选用合适长度的重建钢板,塑形,适合后柱或弓状线的骨解剖结构,分别安置一块钢板,无需固定钢板上所有的钉孔,一般在骨折两侧各有二枚或以上的螺钉即可。如有后壁骨折,应在固定后柱钢板前先行复位固定,用两枚螺钉或可吸收螺钉固定。后柱包括后壁固定后,可通过切开的关节经牵引后,从关节间隙中观察关节面的平整和螺钉是否进入了关节。术后常规放置引流管2h~4h拔引流管后开始活动肌肉及关节,结合使用CPM机进行持续被动功能活动,以加强关节磨造,术后d~10d开始髋关节主动活动训练。2个月~3个月开始逐渐负重[1~3]。评价标准复位按Matta标准[4],即在3个Judt位X线上骨折移位mm为不满意复位。治疗效果参照美国矫形外科研究院评价髋关节功能的方法进行评价[5],标准为:优:无疼痛,步态正常,关节至少为正常活动范围的75%,X线片无明显骨关节改变或轻度关节间隙狭窄。良:轻微疼痛,步态正常,关节活动范围大于正
手术治疗髋臼骨折的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