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术中经颈外静脉行中心静脉置管85例体会.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术中经颈外静脉行中心静脉置管85例体会【摘要】目的探讨经颈外静脉行中心静脉置管的操作可行性及临床实用价值。方法5例行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其中68例经右颈外静脉置管,17例经左颈外静脉置管。结果穿刺成功率%,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经颈外静脉穿刺行中心静脉置管法,操作简单,体表标志清楚,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关键词】术中;颈外静脉穿刺;置管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作为一种成熟、安全的中心静脉置管技术,近年来在国内逐渐推广和普及。但文献报道多采用经肘部静脉进针,因其需特制长导管且价格昂贵,使临床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1]。颈外静脉具有位置相对表浅、暴露充分、清晰、血管管径粗、解剖变异小等特点[2]。因此,穿刺的盲目性小,操作成功率高。此法在我科运用广泛,效果满意,现将临床应用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005年8月—XX年8月对我科拟行大手术者经皮颈外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85例,其中男48例,女37例,年龄15~83岁。导管留置时间12h~13天。穿刺方法病人仰卧头低位,头后仰10°~15°,肩下垫一小枕,使颈外静脉充盈,头转向对侧;选择穿刺点:左侧或右侧充盈的颈外静脉中位,首选右侧;戴手套,常规消毒皮肤,铺无菌巾;取出深静脉穿刺套管,抽取肝素稀释液,注入留置管使其充盈;以一个手指轻压锁骨上,起“止血带”作用,拇指绷紧皮肤,用穿刺针按静脉走向15°进2~3cm。进针过程中保持注射器内轻度负压,抽吸见有静脉血后停止进针,把抽回的血缓慢推入静脉。观察血管周围是否有肿胀、液体外渗等。确定穿刺成功后,置入导丝。退出穿刺针,最后边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边退出导丝,导管置入深度约15~25cm左右。再次抽吸静脉血回流通畅后,连接肝素帽及输液器。进针点消毒后,缝线固定导管,再用3M敷贴固定导管[2]。结果本组85例患者行中心静脉置管,其中68例经右颈外静脉,17例经左颈外静脉。穿刺成功2例,成功率%。其中1次穿刺成功5例,次成功例。3例失败改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置管过程中,无一例发生误穿动脉、气胸、血胸等并发症。:这种穿刺的穿刺点在颈外静脉,比较直观,穿刺成功率高,血管选择性大,象打普通静脉针一样,几乎一学就会。只要病情需要,随便在哪个医院均有条件开展。并发症少:无血胸、气胸、空气栓塞、神经、动脉、胸导管、气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3]。导管败血症发生率相对较低。因易于止血,故有一定程度凝血障碍的患者仍可穿刺。首选此种穿刺置管确实非常安全。患者易接受:由于进针只到皮下,损伤小,痛苦也少,患者及家属少有恐惧心理。且穿刺时体位要求低,颈不必过伸,只需患者头略转向对侧即可。年龄大、有颈椎病者更易接受这种体位。另外,与经肘部静脉或股静脉穿刺置管相比,不影响患者肢体活动。费用相对较低:术,大多采用肘部静脉进针,它需一种特制长导管,价格昂贵。而颈外静脉管径粗、表浅、显露明显,易于穿刺,可用普通的深静脉导管,价格相对低廉许多。气管切开患者需行中心静脉置管时,如采用颈内静脉穿刺则操作不便,护理困难,穿刺点易受污染。而经颈外静脉穿刺置管可远离气管切开处,避免这些不利因素。双侧颈外静脉可交替反复穿刺。.缺点由于颈外静脉属浅静脉系统,血流缓慢,血管壁上有瓣膜,其行径长而弯曲,导管太软时,插入经常受阻,而不能最终

术中经颈外静脉行中心静脉置管85例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u190701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19-01-3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