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敦祥,等: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有效性研究�金融领域�
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有效性研究�
李敦祥,时智远,郭润寒�
�桂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广西�桂林��������
�摘要】本文就存款准备金制度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存款准备金率在我国的有效性已经被削弱,其作用主要是冲�
销外汇的增长。另外,从其他方面来看,存款准备金的有效性有一定的时滞,短期的效果不明显,长期有效。�
【关键词�存款准备金率;有效性;时滞�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率之后,直到����年这之间都没有进行存款准备金率的�
��引�言�
调整,����年至今,连续��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图中�
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作用机制是通过调整金融部门主要�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可以看出,无论是����年还是�����
是各银行的可贷资金,进一步控制货币供应量,最终达到�年以来的调高存款准备金率都没有遏制��持续增加的势�
稳定经济运行的作用。由于乘数作用的存在,存款准备金�头,反倒是在����年年底�万亿元的经济刺激政策还未�
率的微小调整能够引起货币供应量大幅度的变化。目前我�落实的时候,��在调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情况下有了非常�
国的货币乘数是�.�左右,而在最近一次的�.�%存款准�明显的增加,这是否说明存款准备金率调低的效果比调高�
备金率的上调大约冻结了����多亿元的可贷资金,通过�更有效��
乘数作用就会减少上万亿元的货币供应量。从����年���.�����高居不下�
月到����年�月,央行在短短一年半时间内连续��次调�������������������������,消费物价指数�是反映�
高存款准备金率,从初始的��%调整到历史最高点的�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
��.�% ,这期间冻结的资金量是巨大的,但是从市场的表�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货币主义学�
面情况来看,这每次上万亿元货币供应量减少的影响似乎�派认为,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通货膨胀的原因主要�
非常微弱。是存款准备金制度在我国失效了吗�下面就从�是因为流通中的货币过多。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就是要回收�
不同方面人手具体分析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有效性。�市场中的货币,从而抑制通货膨胀的恶化。�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后市场的反应�排除其他方面的原因,仅根据����年至今的���与�
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化看,从����年�月到����年�月,�
�.����持续增加����的走势竟然跟存款准备金率的走势相同,���上升,�
�:是衡量货币供应量的主要指标,一般被看做调控�存款准备金率也在调高。从����年�月存款准备金率开�
货币供应量的一种量化指标,通过对�:的监测,在一定�始调低,���也在走下行路线,到了����年年初竟然是�
程度上反映出货币政策实施的有效性。�负的水平。而从����年至今,存款准备金率一再上调,�
���也是一升再升。这虽然不能说明存款准备金率在当期�
率:%�对���产生正的影响,但是在当期它们之间的负相关是不�
�.���
明显的。刘吉,吉慧鸿�
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有效性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