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重走红旗渠心得体会.docx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重走红旗渠心得体会红旗渠,是一个人工修建的灌渠,位于河南省林州市,林州处于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处,小编收集了重走红旗渠心得体会,欢迎阅读。重走红旗渠心得体会【一】位于河南省林州市的红旗渠,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林县人民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而修成的伟大工程。50多年过去了,红旗渠仍像一位年经的小伙子挥发着青春之活力。我是林州人,今年已60岁,以往曾经到过红旗渠,当时只是对红旗渠进行观光及游览,今日再次走近红旗渠跟以往的感受就大不相同,更多了一些对红旗渠精神实质与内涵的领悟。红旗渠渠首位于山西省平顺县境内的漳河,是当年引漳入林的源头。在漳河中横砌一条长约四五十米的石霸,把漳河水逼入西南方一个很大的涵洞里,让它乖乖地进入山坡入红旗渠渠道沿途进入林州市。其坝是最关键的设施,河水正常不超过坝时就流进了红旗渠,在雨水大时便能泻洪,使水自由自在的流入漳河下游。红旗渠渠首是深黑而幽长的涵洞,幸福的渠水哗哗的进入渠道向林州方向进发。在涵洞的上方有一座塔碑,见证着红旗渠的建设,石台阶旁边的墙上还书写着毛主席语录,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此语录久经风吹日晒及雨淋,但始终清晰可见。我们在当年曾参加过红旗渠建设的郝顺才老师带领下,来到最险要的一个地方,那个地方在半山坡上,其地名叫鸻鹉崖,正是当年红旗渠上搞大会战的地方,因为那个地方在半山坡,岩层破碎严重,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塌方,必须抓紧抢修才能完成任务。我们在此地进行土步行走,在红旗渠渠岸上慢步时间长达约50分钟,下山时路过一个小山村外有一位约70岁的同志在干活,我们问他,他姓张,提到红旗渠,他说是当年林县人修的,我们现在还在用它浇地。此时此刻,我们更能感觉到红旗渠的雄伟与壮观,更能感受到这种愚公移山的精神之伟大。我们开车来到三省交界处的林州市最边缘的任村镇牛岭山,沿牛岭上方向弯延的水泥路走了约四五十里路,到达诸多新闻媒体经常到这里拍摄的一个山头,约海拔600米左右,向西下可看到红旗渠更壮观的景象以及古老的谷堆寺旧址,向东下也是同样,看到红旗渠像一条蜿蜒的大蛇在延伸,我想要是飞机及卫星拍摄效果肯定会更佳。中年1点多,我们还顾不上吃饭,只是在感受着红旗渠建设的艰辛及伟大,这种伟大的精神像电波触动着我们的每根神经并进入我们的脑海。来到了青年洞,已快2点,吃饭未曾休息就上了青年洞,青年洞洞口旁的石壁上刻着山碑-李先念的字样,仍那么清晰易见,在此旅游的人群,络绎不绝,观光拍照已成常事,为了作个纪念吧。一位南方客人说,红旗渠能建成,林县人真是了不起,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青年洞是一个景点,我们看罢青年洞,下山到青年洞门岗见到了景点负责人,经过了解,他说每年来此旅游的国内外人数高达7-8万人次。怪不得青年洞的石灰岩台阶上的钻纹已被行人磨平。回到红旗渠纪念馆,在导游的带领下,见证了当年修建红旗渠的全过程。随行的人们不禁感慨,红旗渠精神是一座永远的丰碑,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它见证着历史的沧桑,是中华民族魂精神之瑰宝,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源动力。重走红旗渠心得体会【二】在建党96周年之际,我们这些年轻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在社党委的组织下奔赴位于太行山区的河南省林州市,参观了举世瞩目的水利工程红旗渠, 参观红旗渠心得体会。红旗渠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特定的环境中、特定的时代建成的

重走红旗渠心得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feng1964101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19-01-3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