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10年的中国地方政府改革:
基于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的评价
杨雪冬
一、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的基本情况
•“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是2000年,由中共中央
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中央党校世界
政党比较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中国政府创新研究
中心联合发起的,中国学术界首个对中国政府改
革进行系统全面评估的奖项。每两年举办一届,
目前已经举办了五届,共有1500多个地方政府创
新项目参加,50个项目获得优胜奖。
•第六届评选于2011年3月启动。
基本前提:政府创新是社会发展的火车
头;鼓励与批评同样重要
1、政府创新在中国的发展过程具有重要地位
2、政府创新的核心是创造性地解决当地面临的社会
经济发展问题
3、政府创新是一个有着多重目标的学习-创造过程:
“五大建设”(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
民主政府;法治政府; 责任政府; 服务政府(优质
政府);效益政府;专业政府; 较少管制的政府;透
明和廉洁政府.
评选的基本程序(3月份-次年1月份)
•申报(自愿和推荐)
•初审(标准:组织性; 公益性; 3)创造
性;4)效益性;5)时限性)
•专家选拔打分(依据标准:创新程度、参
与程度、效益程度、重要程度、节约程度
和推广程度),选出20个入围项目
•实地调查评估
•全国选拔委员投票
•颁奖
产生的影响
•社会公认度
•受到地方政府的模仿(广东顺德、山东枣
庄)
•受到学术界模仿(教育创新奖、媒体的一
些评选)
•交流网络
二、过去五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的分布情况
表1、历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数量(1-5届)
申请数量入围数量获优胜奖数量
时间
第一届(2001-2002) 320 20 10
第二届(2003-2004) 245 18 10
第三届(2004-2006) 283 25 10
第四届(2007-2008) 337 20 10
第五届(2009-2010) 358 30 10
合计 1543 113 50
五届申请项目最多的省份(>=36)
五届申请项目所属层级
120
500 100
400 80
300 系列1 60 系列1
数量
数量 200 40
100 20
0 0
地市级湖北省
省部级省部级区县级
道)级道)级
乡镇(街辽宁省河南省广东省河北省北京市四川省江苏省山东省浙江省
其他(民间
社团组织) 省份
层级
获奖项目的行政层级 700
600
500
60 400
50 300 系列1
40 200
30 系列1
数量 20 100
10 0
0
政政协纪委人大党委政府
其他
地市级
群团组织
省部级省部级区县级
道)级道)级
乡镇(街
层级组织)
其他(民间社团
入围项目最多的身份(>=3)
20
15
10 系列1
数量 5
0
重庆市福建省湖北省山东省上海市河北省北京市江苏省广东省四川省浙江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省份
前五届获奖最多的12个省份
7
6
5
4
3 系列1
数量 2
1
0
北京市海南省湖北省上海市福建省河北省江苏省山东省四川省广东省浙江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省份
三、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类型
•理解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必须考虑以下四个基本前提:首先,中国是一个集中
体制,制度的创制全由中央掌握,但地方和下级享有一定的自主性。这是中国
地方政府进行创新的基本制度前提;其次,上级建立了一套至上而下的垂直学
习机制,地方和下级可以定期相互之间,甚至到国外进行学习交流。这种制度
化的学习机制成为创新产生和扩散的重要渠道;第三,各级官员对于创新的理
解,影响着他们对创新的选择和判断;第四,网络化、信息化的发展,为创新
提供了更丰富的信息来源,更有力的知识支持。这也决定了任何政府的创新都
不是在信息孤岛或知识空白处进行的,总会通过各种渠道和其他创新联系在一
起。
•这些前提决定了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在形式上肯定上不是“完全不同于”现有制
度框架的“全新”创造,而是对这个框架的改善、纠正、发展和添加;肯定不
是“完全不同于”其他同行进行的探索创造,而是相互之间学习交流过程中的
改进或创造。
•对第四届和第五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入围项目涉及的地方官员进行的调查显
示,有超过10%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的创新项目是“学习其他地方的先进经验”
(第四
过去10 年的中国地方政府改革 基于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的评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