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富兰克林所受的家庭教育.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培养孩子“敢从天上获取火种”的精神——富兰克林所受的家庭教育富兰克林(1706—1790),18世纪美国最伟大的科学家,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做过轰动世界的实验,揭开了雷电的秘密;发明了路灯;改进货运的装载方法;建议美洲植桑养蚕;还把中国产的大黄种子,寄给在美洲的生物学家;他还设计了一种近视和老花眼合在一个镜片上的双光眼镜……富兰克林的科学成就使他成为科学史上倍受尊敬的伟人。他一生最真实的写照是他自己所说过的一句话,“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康德(法国哲学家)说过,“富兰克林是从天上偷窃火种的第二个普罗米修斯。”本杰明·富兰克林出生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城,他作为一名作家、发明家、幽默大师和公益事业的创始人而名扬世界,是一位真正名垂千古的伟人。他只上过两年学,却被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授予了文学硕士学位。他发现了电的原理,发明了很多东西,至今造福于人类。在他的设想下才在城镇设立了警察局、消防队、图书馆等。一个出身寒微,10岁就中断学业的人为什么会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呢?这与他的父亲对他小时候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小贝恩,你希望得到什么礼物?”圣诞节快到了,本杰明·富兰克林的父亲,乔赛亚·富兰克林叫着儿子的昵称,抚摸着他金黄色的头发,关切地问。“书包,我要书包!”本杰明不假思索地回答。“书包?”这可出乎父亲的意料之外。“爸爸,我要是有了书包,也能像吉美那样上学去了!”孩子望着父亲的脸,眼睛里发出希望的光芒。“啊,孩子……”老富兰克林不知怎样回答,深深地叹了口气。本杰明是富兰克林家最小的一个儿子,圆圆的脸,灵敏的眼睛,结实的身子。他和其他孩子一样,爱蹦爱跳,调皮淘气。可他更爱读书。虽然他才7岁,但是已经能读一般的书了,父亲书架上的书,他几乎全读遍了。他还会写短小的诗歌,而且曾经将诗附在父亲写的信里,寄给住在伦敦的伯父,受到伯父的称赞。他的父亲是个经营蜡烛和肥皂的商人,1685年从英国移居美洲,在波士顿落户。家里人口多,尽管父亲勤勤恳恳地干活,也只能使妻儿不受冻挨饿。关于本杰明上学的问题,老富兰克林不知考虑了多少次。打从四五岁起,本杰明就显得比一般的孩子机灵、活泼、健康,而且比一般的孩子更爱学习。按照老富兰克林的意思,他很想把儿子培养成为牧师。不过培养一个牧师需要一大笔钱,他到哪儿弄来这许多钱呢?如果不让孩子上学,老富兰克林又不忍看到儿子失望,再说,这孩子有过人的智力,小小年纪,能写能读;玩的时候跟小伙伴们一样顽皮,看起书来又跟大人一样认真。不论远亲近邻,都认为他是个有出息的孩子。尤其是他那位住在伦敦的伯父,每次来信都鼓励老富兰克林送他上学。老富兰克林左思右想,决定满足儿子的愿望。于是,本杰明·富兰克林8岁那年,真的跟吉美那样,背着书包上学去了。从上学的第一天起,小富兰克林就进步得特别快。在班级里,除了数学以外,门门功课领先,不到一年,就从一年级跳到三年级。老师们没有一个不喜欢他的,都说他是个有出息的孩子。本杰明的知识怎么会这样丰富呢?这不是什么秘密,本杰明生来爱看书,爱提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把老富兰克林难住。老富兰克林是个普通的商人,没念过多少书,可他有不少比他高明的朋友。因此,他经常请那些朋友来做客。在餐桌上,他故意让客人们说些有趣味知识的话,孩子听得入了神,连嘴里吃的是土豆还是牛肉都分不清了。正在本杰明学习不断进步、知识不断增长的时候,

富兰克林所受的家庭教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乘风破浪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19-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