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卢汉的媒介观--《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广电1301班第一组组员:罗晓红冯清洋岳玲娇冯宁博一、技术学派寻求一个时代的主流传播和当时社会的主要特征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历史悠久且仍然活跃的传统,这些关系都具有共同的"媒介中心"要素,将社会变迁的潜力(或偏好)集中在特定的传播科技上,而将其他的变量置于次要的位置,我们称之为"传播科技决定论”.(可参考教材P119)《传播学教程》教材P117技术决定论在技术决定论者来看,技术是一种按自身逻辑发展的独立力量,它虽产生于人的需求,但它一旦成为气候,便很容易脱离人的控制而成为脱缰野马,因而,技术的后果内在于技术而不取决于人的意志。同时,技术塑造人类发展而不是服务于人类的目的,一种技术产生以后,人和社会在享受它提供的有限“自由”的同时,更多地是处处受到它的限制:人必须被动地适应技术条件或技术环境的制约,按照技术的逻辑改变自己的工作、生活方式。甚至观念价值体系。一般来说,在技术道德判断上的技术“善”论者和技术“恶”论者,都是技术决定论的拥护者。在学界,其理论上的代表是法国的埃吕尔、加拿大的麦克卢汉、,在法兰克福学派对现代工业技术的批判与反思中,也可以找到技术决定论的影子。代表学者1、加拿大学者英尼斯(HaroldInnis,1894-1952),提出媒介时空偏向理论。2、20世纪60年代,英尼斯的学生和同事麦克卢汉(MarshallMcLuhan,1911-1980)由于在《理解媒介》等几本著作里提出一系列与众不同的观点而成为轰动一时的人物。3、美国学者梅罗维茨(JoshuaMeyrowitz)1985年的著作《消失的地域》,通过研究电视这种媒介形态,论证了媒介本身如何成为一种环境。4、被称为“媒介哲学家”的美国学者利文森(PaulLevinson),在他1997年出版的著作《软边缘》中,多少使传播技术决定论的观点走向折中。他认为:“人类发明的所有信息技术,没有任何一种技术能够和我们人类基本要素的语言中心相提并论,除非它是对语言的超越和通过某种方式所进行的替代。“伊尼斯是奠基人麦克卢汉是旗手”——何道宽技术学派:从英尼斯到麦克卢汉二、英尼斯(1894-1952)麦克卢汉的老师,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受业于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后转美国芝加哥大学,师从著名社会学家帕克,获哲学博士学位。多伦多传播学派的先驱。“munications”(1950)《帝国与传播》“munication”(1951)《传播的偏向》Innis,HaroldAdams,媒介时空偏向理论在这两本书中英尼斯阐述了他的“传播的偏向”这一媒介分析的中心观点。英尼斯首先关注的是传播对权力的维持和对知识的垄断的巨大的帮助,由此观点出发,他将传播媒介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偏向时间的媒介”,另一类是“偏向空间的媒介”。英尼斯这个分类的前提在于:没有一样传播媒介不具有时间和空间的偏向。分类的原因何在?强调媒介偏向、时间偏向和空间偏向的关系,并指出媒介与国家僚体制和宗教的关系。他说:“一个成功的帝国必须充分认识到空间问题,空间问题既是军事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它还要认识到时间问题,时间问题既是朝代问题和人生寿限问题,也是宗教问题。又说:“国家的官僚体制倚重空间,忽略时间。相反,宗教却倚重时间,忽略空间。”
麦克卢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