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的“言”与“味”主讲人简介王蒙,当代作家。河北南皮人,生于北平。1953年创作长篇小说《青春万岁》。1956年发表短篇小说《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后任《人民文学》主编、中、国际笔会中心中国分会副会长等职。有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暗杀—3322》、《季节三部曲》(《恋爱的季节》、《失态的季节》、《踌躇的季节》),中篇小说《布礼》、《蝴蝶》、《杂色》,小说集《冬雨》、《坚硬的稀粥》、《加拿大的月亮》,诗集《旋转的秋千》,作品集《王蒙小说报告文学选》、《王蒙中篇小说集》、《王蒙集》,散文集《轻松与感伤》、《一笑集》,其中有多篇小说和报告文学获奖。作品被译成英、俄、日等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内容简介《红楼梦》的第一回,作者曹雪芹有几句自我评价:“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王蒙先生在本期讲座中集中分析了这二十个字所蕴涵的意味。“满纸荒唐言”,为什么说它是“荒唐言”?作者选择了小说这样一个形式,而小说本身有几分荒唐。小说最早见于《庄子》,庄子说: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就是说小说是些浅薄琐屑的言论。这是中国古代的小说观念。这样的话,曹雪芹选择写小说,本身就是一个荒唐选择。其次,曹雪芹在小说里,有些重要的情节让人觉得很糊涂。有时候他的一些随随便便的描写,给你一种非现实的感觉,让人觉得它是一个荒唐言。当然最大的荒唐还是人生的荒唐。《红楼梦》里的《好了歌》所讲的就是这个意思。而对于曹雪芹来说是家庭亲情的荒唐、人和人之间关系的荒唐。除了家道的衰落,人伦和人情的恶化,《红楼梦里》还表达了一种价值的失落。所以,它是“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我们可以从正面来说,痴的意思就是执着。一个是艺术的执着,一个是爱情的执着,情的执着。都云作者痴,既表达了曹雪芹作者对艺术的痴,也表达了他对爱情的痴。“谁解其中味”。《红楼梦》那么多人评论它,那么多人研究它,但是谁解其中味?我们解了它的味了吗?后边还有多少味可解呢?还有多少谜——《红楼梦》之谜能够破出它的谜底来呢?它只有一个谜底吗?所以这其中意味深长,令人回味无穷。《红楼梦》的“言”与“味”(全文) 主持人: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请来的主讲人是著名作家王蒙先生。我们先向他表示欢迎。请小说家讲小说肯定是天经地义的,王蒙先生有这样一个双重身份,他既是作家中的红学家,又是红学家中的作家。几年前漓江出版社还专门出过一套王蒙评点本的《红楼梦》,可见名不虚传。下面让我们请王蒙先生畅谈他的红楼一家言,大家欢迎。王蒙:我其实不是红学家,因为红学家要求有很专门的学问,特别有考据的功夫。还要有百科全书的知识,这些方面我都差。但是我又想呢,《红楼梦》的大量读者呢,都是像我这样的爱好者。所以我只是作为《红楼梦》的爱好者,和另外的《红楼梦》的爱好者来交换一些意见。我觉得《红楼梦》里头主要一个是它的第一回讲到书的缘起。它说: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说起根由虽尽荒唐,细玩则颇有趣味。这样他提出了两个概念,一个是荒唐,一个是趣味。你光荒唐没有趣味也没有人听你的。那么为什么又有荒唐又有趣味?这我们底下要研究。第二他又说这个书看了一下,第一无朝代年纪可考,第二并无大贤大忠理朝廷治风俗的善政,其中只不过几个异样女子,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这个也值得玩味,无朝代纪年可考,是为了不干涉时政。我不说是哪个朝代,尤其不能说是清朝,你一说清朝不是往枪口上撞嘛。所以它无朝代纪年可考。从时间上来说呢,它跳出了具体的时间范畴,这是很有趣的一个事情。这个不是由于现代主义的艺术思路,而是中国的小说本身所有的这么一种灵动性。第二他说没有大贤大忠理朝廷治风俗,也是自我边缘化的意思。小才微善,几个女子,女子在那个社会本来就比男人低一等,而且又是女子的小才微善。不是女王,不是女相,也不是女将军,既不是武则天,也不是花木兰。这样降阁以求,自我边缘化,有什么好处呢?多一点空间,你如果是讲的朝廷、讲的风俗,理朝廷治风俗,讲善政、讲男人、讲大才、大善、巨善,你任务太重了。你创造出来的个个都如周公、孔子,如尧舜。但是最关键的他的自我评价我觉得还是那几句,“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个你很难找到这么短的几句话,这是二十个字吧,来对自己的书进行评价。为什么说它是荒唐言?一个是人生的荒唐,人生的荒唐感。我说人生感,没说人生观。因为曹雪芹很难说他在书里头宣传了人生的一种观点,一种理论,一种信仰。但是他有很多的感慨,而且这个人生的感慨写到了极限,写到了极至。这里有人生本身的荒唐,这里我暂时不谈。更重要的是由于小说,他选择了小说这样一个形式,而小说本身有几分荒唐。你要查《辞源》,小说最早见于《庄子》,庄子说: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就是说小说是些浅薄琐屑的言论。所以庄子说,你用这个小说来说些比较大的事情,那距
《红楼梦》的“言”与“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