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级函授生教师教育类(本科)第一学年作业《教育学理论与实践》学校:西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姓名:何岩1、传统上,人们将“受教育者”或“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一个基本要素,它是相对于“教育者”或“教师”而言的。现在,人们更多的用“学习者”这个概念而不使用“受教育者”或“学生”这两个概念。请分析这种概念的变化表达了什么样的教育观念的变化。答:随着人们对教育活动认识的进一步深入,有学者指出用“学习者”来代替传统上所受的“受教育者”或“学生”的概念。理由如下:第一,“受教育者”这个概念毫无疑问地将教育对象看成是比较被动的存在,看成是纯粹“接受教育者教育”或“被教育者教育”的人。这也就意味着,“教育”是一种发生在教育对象身外,并由教育者施加于教育对象身心的某种事情。第二,“学生”这个概念尽管也有“学习者”的含义,但是它所指称的“学习者”主要是那些在身心两方面还没有成熟的人,这是由构成“学生”这个词中的“生”决定的。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终身教育时代的来临,教育的对象已经从青少年扩大到成人乃至所有的社会公民。2、信息社会又称“后工业社会”、“知识社会”,它是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后人类出现的一个新的社会范畴。人类已不知不觉地身处于这一社会形态中。请概括描述信息社会中教育的主要特征。答:社会中教育的主要特征一、社会信息化 反映在整个社会对信息的态度以及信息的生产、加工、传播、利用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化方面,各行各业,信息化改造如火如荼,使得整个社会的信息化进程大大加快。无纸办公、电子政府、社区信息化、数字化生存等等新生事物不断涌现。我们国家制定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以及政府信息化和教育信息化的一系列举措,已经吹响了加速迈向信息化社会的号角,尤其是深圳“E城市”的规划,已经开始为人们勾画“E社会”的未来。二、信息网络化 信息网络化不仅优化了信息的组织、发布和传播,而且使得人们的信息检索、获取、表达等活动更加容易。三、经济全球化社会的信息化和信息的网络化使企业的开发、生产、销售、服务等经营活动已经摆脱了传统的地域限制。企业在向跨地域、跨国度经营的方向发展,经济在向全球化的方向发展。四、教育终身化信息化社会是一个多变的社会,新知识、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使生存在这个社会上的人时刻沐浴着新的生活,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新的技术成为每一个人基本的生存能力。学习使人在不断自我完善的同时也提供职业发展和改善生活的机会,学习为生存之道。人人需要学习的智慧。五、学习社会化教育终身化要求社会成员不断地接受教育,不断地从事学习活动。因而学习变成了一种社会化的活动。在信息化的社会,学习不再是学生的专利,而是每一位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技能和生存方式。更为重要的是:在信息化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社会的每一个成员提供了极为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极为便利的学习条件,使社会化的学习不仅成为一种需要,而且成为一种可能。因此,信息化的社会也是学习化的社会。3、近代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赫尔巴特对教育学的创立作出了最重要的贡献,他的《普通教育学》被公认为第一本教育学著作。但随着各国教育实践与研究的不断发展,从19世纪末开始,出现了许多新的教育学派别,“实验教育学”是其中之一。请对“实验教育学”的主要观点加以评述。答:一、实验教育学的特点:实验教育学的特点在于用自然科学实验的方法来研究教育问题,强调对
教育学理论与实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