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千沟万壑变良田(子长县水利局).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千沟万壑变良田陕西省治沟造地项目工程建设剪辑片头:陕西粮食增产的潜力在陕北,陕北粮食增产的潜力在沟道,治沟造地是解决退耕区粮食安全的治本项目。解说:“民以食为天、粮以土为本”。土地是人类生存之本,耕地是土地之精华。上一个世纪90年代末,党中央、国务院作出“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个体承包、以粮代赈”的重大决策后,陕西的陕北各县迅速掀起退耕还林(草)热潮。生态面貌大为改善,水土流失治理程度和林草覆盖率大大提高。但与此同时,由于大量的坡耕地还了林和草。加之近年来城市规模不断扩张,非农占地以及人口持续增长,农民的基本口粮田面积大为减少。2008年国家启动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是党中央充分关怀退耕区群众,解决退耕农户生计问题,促进退耕区农村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决策。一、转变思路,积极探索基本口粮田建设新模式陕西的陕北地处黄土高原丘陵区,境内梁峁起伏,沟壑纵横。退耕后耕地多为山坡、陡地、盐碱滩和水毁坝。过去基本口粮田建设在远山、远村,治理成本高,耕作不方便,效益差,群众不欢迎。六、七十年代建成的淤地坝,不同程度存在病险隐患。在大量调研和事实的基础上,陕西省及时调整过去以村为单位规划,撒胡椒面式零星建设,不成规模的思路,转向近村、近水、近人的沟道治理,盐碱地改造和水毁坝的加固上,决定在延安市子长县先作试点。按照“整流域推进,集中连片开发”的思路,在马家砭镇西沟村采用沟道整治、加固补修水毁淤地坝和坡改梯田相结合的方式,从沟口到沟掌建成3个台阶坝,新修基本口粮田285亩,,即满足了农业生产需求,又保护了退耕还林成果。景家河村原有盐碱地600亩,多年来得不到有效利用,经过垫土回填、就地打井降低地下水位等多种措施,使600多亩盐碱地实现了当年种植,当年受益,群众拍手叫好。玉家湾镇柳树沟村2号坝原有面积260亩,水毁面积近半,经过补修加固,不仅恢复了原有面积,而且新增面积150亩。寺湾乡对川道沿线80%以上的坡地进行改造,口粮田建设标准高,规模大,连点成片,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采访群众(女):这里原来是荒沟,经过治理变成川台地,离家近了,收入高了,我们很高兴。村长闫买红:以前这里是荒沟坝,最窄处拉开有十几米。治沟造地后,全部垫平了。新增耕地258亩,,,解决了我们的吃饭问题。二、典型推动,迅速掀起了治沟造地新热潮风咋起,吹皱一汪池水。2009年10月,陕西省延安市口粮田建设示范现场会在子长县召开,在全市推广马家砭镇西沟村经验。去年7月,陕西省夏季农田建设现场会在子长县召开。同年11月18日,姚引良副省长到子长县调研,现场看到西沟村从沟口起依次建设的三个台阶坝、配套的排洪渠、生产道路、生物措施、新农村建设,坝地上标语“陕北粮食增产的潜力在沟道”,“蓄住天上水,拦住山中泥,整治沟坝地,增加口粮田,稳住退耕地”,以赞赏的口吻说:这种治理模式很好。陕北在口粮田建设上要走这条路子。并决定在延安市子长、延川两县先行试点,为全面推广打基础。12月7日至8日,陕西省水保局长张秦岭、副局长张志林到延安市调研,实地考察了治沟造地项目。座谈会上要求必须做好前期工作,为全省提供经验,今年陕西省水利会上,把子长、延川两县开展治沟造地试点写入了2011年全省水利工作要点。并于2月24日,在子长县瓦窑堡镇薛家沟村召开了“

千沟万壑变良田(子长县水利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bfc1172
  • 文件大小27 KB
  • 时间2019-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