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震是怎么回事地震是群灾之首:地震是一种突发性的自然灾害。一次强烈地震,往往会摧毁大批建筑物和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地震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天敌,我们切不可掉以轻心。地震是怎样发生的:地球由于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积累起巨大的能量,造成地壳某些脆弱地带的岩层突然断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产生错动,地震就发生了。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世界主要地震带:地震多发区称为地震带。全球地震主要发生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或欧亚)地震带上。我国位于两大地震带之间,地震频繁。几个常用地震术语:地壳内部发生地震的区域叫震源。地面上正对震源的位置叫震中。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是震源深度。震源越浅,地震的破坏就越大。地震的类型:地震一般可分为人工地震和天然地震两大类。由人类活动(如开山、开矿、爆破等)引起的叫人工地震,除此之外便统称为天然地震。天然地震按成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诱发地震。构造地震:因为地壳运动引起地壳构造的突然变化,地壳岩层错动破裂而发生的地壳震动,也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地震。由于地球不停地运动变化,从而内部产生巨大的力,这种作用在地壳单位面积上的力,叫地应力。在地应力长期缓慢的作用下,造成地壳的岩层发生弯曲变形,当地应力超过岩石本身能承受的强度时便会使岩层断裂错动,其巨大的能量突然释放,其中以波的形式传到地面,这就是地震。世界上的90%以上的地震,都属于构造地震。强烈的构造地震破坏力很大,是人类预防地震灾害的主要对象。火山地震:由于火山活动时岩浆喷发冲击或热力作用而引起的地震叫火山地震。这种地震一般较小,造成的破坏也极少,并且只占地震总数的7%左右。目前世界上大约有500座活火山,每年平均约有50起火山喷发。火山和地震都是地壳运动的产物,往往互有关连。火山爆发有时会激发地震的发生,地震若发生在火山地区,也常会引起火山爆发。陷落地震:由于地下水溶解了可溶性岩石,使岩石中出现空洞并逐渐扩大,或由于地下开采矿石形成了巨大的空洞,造成岩石顶部和土层崩塌陷落,引起地震,叫陷落地裂。这类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3%左右,震级都很小。矿区陷落地震最大可达5级左右,虽然陷落地震的震源浅,但对矿井上部和下部仍会造成较严重的破坏,并威胁到矿工的生命安全,应引起人们注意。诱发地震:在特定的地区因某种地壳外界因素诱发而引起的地震,叫诱发地震。如地下核爆炸、陨石坠落、油井灌水等也可诱发地震,其中最常见的是水库地震。究其原因,主要是:水库蓄水后改变了地面的应力状态,且库水渗透到已有的断层里,起到润滑和腐蚀作用,促使断层产生新的滑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水库蓄水后都会发生水库地震,只有当库区存在活动断裂、岩性刚硬等条件,才有诱发的可能性。震级与烈度:震级和烈度是衡量地震的两把尺子。震级是指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烈度是指地震在不同地点造成破坏的程度。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可有多个烈度。一般讲,离震中越近的地方破坏就越大,烈度也越高。地震的震级:地球上的地震有强有弱。用来衡量地震强度大小的尺子有两把,一把叫地震震级;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它是根据地震时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的,震级可以通过地震仪器的记录计算出来,震级越高,释放的能量也越多。举例来说,地震震级好象不同瓦数的日光灯,瓦数越高能量越大,震级越高。我国使用的的震级标准是国际通用震级标准,叫“里氏震级”。各国和各地区的地震分级标准不尽相同。通俗地讲,有感地震指震中附近的人能够感觉到的地震,破坏性地震指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地震,严重破坏性地震指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使灾区丧失或部分丧失自我恢复能力的地震。具体地说,地震震级及其含义如下: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大于、等于1级,小于3级的地震:称为弱震或微震;大于、等于3级,:称为有感地震;大于、,小于6级的地震:称为中强震,会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大于、等于6级,小于7级的地震:称为强震,会造成较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大于、等于7级的地震:称为大地震,其中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特大地震。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迄今为止,,是1960年发生在南美洲的智利地震。地震的烈度:地震烈度是指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对同一个地震,不同的地区,烈度大小是不一样的。距离震源近,破坏就大,烈度就高;距离震源远,破坏就小,烈度就低。举例来说,地震烈度好象屋子里受光亮的程度,对同一盏日光灯来说,距离日光灯的远近不同,各处受光的照射也不同,所以各地的烈度也不一样。地震烈度及其含义如下:小于三度:人无感受,只有仪器能记录到;三度:夜深人静时人有感受;四-五度:睡觉的人惊醒,吊灯摆动;六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损坏;六
地震是怎么回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