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从经济角度看中国现代化.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从经济角度看中国现代化
朱善利教授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现代化是一个非常时髦但又是定义非常不清楚的一个词。现代化这个词的英文含义最初可以被理解为西方中世纪结束以后社会所出现的所有的新特点、新变化。由于社会在发展,因此现代化是一个描述动态变化过程的概念,它可以被理解为成为现代的、适合现代需要的。中国人所谈的现代化,本意上和西方人谈的现代化没有本质差别。而且中国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也在不断借鉴西方的经验。现代化涉及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政治法律制度、文化价值观念等社会各个领域。本文仅限于从经济的角度探讨中国的现代化问题。
一、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差距
尽管很难在经济上确定一些指标体系衡量现代化,但是仍然有一些重要的经济指标能够体现现代化水平,例如工业化的水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人均财富拥有量,医疗、养老、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基本生活保障程度等。
工业化的水平是指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产值所占的比重。制造业和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越高,经济的现代化水平越高。从另一个方面讲,GDP中农业所占的比重越低,经济的现代化程度越高。由于资源条件的差别,各国所走过的现代化道路差别很大,有些国家的制造业比较发达,有些国家的服务业比较发达。但是总体上讲,凡是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其农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都比较小,经营农业的人口比较少。
GDP是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所生产的全部最终商品与服务的市场价值。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总体生产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指标。人均GDP则反映了一个。不少人往往利用GDP这一个指标比较国家之间的经济实力。但是我认为单用这一个指标是远远不够的。我还要用财富这个指标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GDP的指标有两个重大缺陷。第一,它只计入参与市场交易的物品与服务的价值,许多没有参与市场交易的商品与服务的价值没有计入其中。例如,家庭没有通过市场中介而直接雇用的保姆、农民自产自用的农副产品、以及自己建造并居住的房子没有计入GDP中。第二,它是流量的指标,而不是存量的指标。在有些情况下,流量增加了,但是存量有可能减少了。例如拆掉一座建筑物需要购买有关设备、雇用若干人员。如果这些活动都是通过市场交易进行的,那么交易的价值会记入GDP之中,大楼撤掉了,GDP却增加了。因此我们除了使用GDP的指标外,还要使用财富这一指标。财富是现存所有有价值经济物品总和。它是存量的概念。运用上述拆除建筑物的例子,如果运用财富的指标,我们就会看到,建筑物拆除后虽然GDP增加了,但是财富却减少了。
医疗、养老、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基本生活保障程度等是指社会保障在全社会的覆盖程度,不仅仅是限于城镇居民。
我们用以上指标来比较中国在现代化程度方面和其他实现了现代化国家的差别。2005年中国的GDP总量在全球位列第四。比较一下GDP总量超过中国的美国、日本和德国。这三个国家农业产值在GDP中所占的比重都比较低,农业人口所占总人口的比重也比较低,人均GDP水平都比较高。三个国家从事农业人口的比重都在5%以下,人均GDP都超过3万美元。。即使韩国这样中等发达国家,其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也降到了10%以下,。相比之下,中国有近一半的人口仍旧是农业人口。尽管这一半的人口并非都是经营农业,其中有许多人

从经济角度看中国现代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799474576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3-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