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庄小学“耕耘树艺”社团发展规划为顺应教育改革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提高办学品位和办学质量,呈现学校鲜明个性,努力挖掘自身的优势,结合学校所在地——申庄村,学校占地面积不大,但是有专门的种植地域优势,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现制定我校劳动劳动社团发展规划方案: 一、指导思想贯彻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位。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近年来,我校在此方面作出了一定努力,培养学生的劳动技术、树立学生的劳动观念,我们争取以此为特色做出成绩。二、创建目标通过校长和老师们的努力,我们初步探索出一条符合我校实际的创建途径,努力形成“劳动基地教育”特色的农村小学。三、创建背景申庄小学已有良好的栽花种草植树的好基础。在校内组织劳动社团小组,社团成员在指导老师的分配下,种植自己的植物小试验田,然后通过播种、浇水、施肥、除草等劳动过程,最后把自己的培植植物移植到花盆里,最后进行评展。让学生从劳动中感受生活的乐趣。 学校校外有学生专门的试验基地,学生通过劳动课来赏花、种菜,进行田间管理,既活跃了课余生活,又使孩子们从繁重的脑力劳动中解脱出来,达到劳逸结合的目的。学生通过劳动实践基地,适当参加生产劳动,更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与此同时校园环境建设是学校管理中的一个硬性指标。它能起到陶冶情操、树立理想的作用。我校又是一所农村小学,学生全部来自申庄村庄,大多数教师家里都有责任田,都有一定的劳动经验,每位教师都可以作为劳动基地建设的指导教师。可以使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学到课堂和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还可以让学生体验劳动生活,尊重劳动成果,体验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四、具体措施(一)、成立劳动教育基地领导小组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劳动基地教育领导小组和研究指导小组,充分听取教师意见,结合教师学生的具体情况,研究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二)、实施阶段1、学校领导小组组织制定实施方案,动员全校师生人人参与,个个动脑动手,形成一个积极的创建氛围。2、为了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学校特色品牌,我们将抓好以下几项工作:(1)劳动基地分到各班。学校的劳动基地分为:种植园——学校的种植园每班一块花池——教室前后分给各班的包干区种植园和花池——劳动社团分别一块(2)具体操作以种—赏—收—品为劳动基地建设和社团活动课的工作主线,“品”贯穿整个建设过程:品“种”的辛苦,品“赏”的乐趣,品“收”的喜悦。1、种植园由学校购种,统一安排种植蔬菜收成由学校统一收购,收入归各班自己处理。2、部分成员,负责浇水
申庄小学“耕耘艺”社团发展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