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数学课堂中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从以前的”过分关注知识的获取,技能的训练”转向”关注学生的发展,实现知、情、行、意的统一”,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在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良好的情感教育。但在课堂中,我们可以发现教师对于知识的传授的过程和方法非常的重视,而情感、态度、价值观则没有引起老师的重视。有这样的一句话:知识是会被遗忘的,唯有良好的品德会陪伴学生一生。情感是人的素质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民族素质。因此,应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一、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中的情感教育因素数学教材是学生学习和探索数学知识的主要资源,数学教材以丰富多彩的呈现方式提供了具有趣味性、挑战性和教育性的数学教学内容,这些内容题材丰富,既有数学知识教学和数学能力培养等方面的内容,也蕴含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个性心理品质培养的因素,教师备课时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情感教育,以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这些教育因素做好准备。(一)充分挖掘教材插图中的情感教育因素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步由抽象思维过渡的特点,他们在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往往要借助直观形象的学具和生动具体的情境,因此教材中常常配有大量的主题图、示意图、情境图等教学插图。这些图画不仅直观形象的呈现了教学内容,还蕴含了丰富的情感教育因素,使学生受到一定的思想情感教育。例如:西师版第二册第五单元”认识钟表”的单元情景图,它能引导学生要珍惜时间,认真学习。利用时间去学习,做时间的主人等内容,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良好素材。西师版第六册第六单元”轴对称”,通过对单元图的学习,它能引导学生感受数学中的对称美,同时培养学生追求美的一种情感教育。(二)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教育因素数学内容既来源于现实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在这点上,西师版教材显得尤为显著。在第二册”方向与位置”中编入了过马路要靠右行,学生通过学习,不但掌握了如何辨别方向,还能受到要遵守交通规则的教育。第十二册”扇形统计图”中通过对山村中荒山、绿地的占全村的百分之几的了解,让学生感到我们应该爱护树木,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三)充分挖掘数学背景中的情感教育因素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数学教材中,结合有关教学内容介绍了一些关于数学发展的知识,这些内容可以丰富人们对数学反战过程的整体认识,让学生从中受到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教育。例如:在西师版有些单元设有”你知道吗”,这一板块的学习就是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及一些数学内容的拓展。在圆周率的教学中介绍了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在探索圆周率的计算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等数学史料,在”负数的初步认识”中,我们可以挖掘负数如何产生,通过了解,我们发现我国负数的产生比其它国家早了几百年,这些内容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除此之外,我们教师在备课时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充分挖掘相关的思想情感教育内容。例如:在07年举行的全国数学观摩课中,重庆教师曾珍在”认识秒”时,先播放一段”嫦娥一号”发射场面,并特别突出了10秒、9秒……发射的过程,通过这一情境的创设,不但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航天事业中的作用,还激发了学生的民
在数学课堂中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