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他们在十月革命以后怎样经过比较、探求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认识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巨大而深远的意义。,了解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认识它的创建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认识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一、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一)北洋军阀的统治北洋政府时期,洪宪帝制、张勋复辟,以及北洋军阀各派系对中央政权的争夺和控制等类事件层出不穷,中央和地方政权结构一直都在频繁变化过程中。直系独霸北京政权后,吴佩孚立即打起“武力统一”的旗号,企图吞并异己,巩固所谓北洋正统,实行封建式的武人独裁专制。南方各省军阀为了求得自保,则唱起“省自治”或“联省自治”的高调,谋求抵制统一,保全自己地盘。这两种貌似对立的主张,实质都是为了维护军阀统治。一部分不满现状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和地主阶级中的开明士绅,幻想通过政治上的改良,谋求中国的出路。蔡元培、胡适、王宠惠等大学教授提出了组织“好人政府”的主张。一些民主派人士主张“制宪救国”。梁启超则为废督裁兵大声疾呼。该主张暗合百姓的望治心理,旋即酿成全国性的热潮,形成改并为农、化兵为工、筑路养兵三种意见。孙中山也竭力倡导通过裁兵实现和平统一,但在第一次护法战争失败后,他提出继续护法和重新革命两条改造中国的道路。他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重建军政府,,在军事上扶植陈炯明,欲以广东为基地进行北伐。1922年4月,孙中山趁北方直奉战争之际,亲赴韶关督师北伐。正值北伐军挺进江西之时,陈炯明公然发动叛变,第二次护法战争失败。陷入极度苦闷之中的孙中山,深切认识到实现三民主义不能单靠军人,而要依靠党的力量。在军阀连年混战和帝国主义加紧经济侵略的情况下,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陷入停滞状态。北洋政府在发展工商业的政策方面,使中小资本获得了在各地投资设厂的权力,但在政治上保护帝国主义特权,严重损害了民族工业,使许多华纱厂、面粉厂、钢铁厂等纷纷倒闭或被外资吞并。在军阀、官僚、地主、中外商人和高利贷者掠夺下的中国农村,其经济形式仍以小农经济为主,实物地租仍占主导地位。在土地兼并和商业垄断下,小农遭受日益严重的榨取,乡村凋敝,田园荒芜。同时,帝国主义的侵略也加深了农村经济殖民地化程度。各地军阀为应付战争所需,猛扩军队。为维持庞大的军费开支,军阀们一方面不惜出卖国家主权大借外债,一方面千方百计向人民搜刮。一是多如牛毛的苛捐杂税。二是强发公债,强迫摊派,拒不还本。三是滥发货币、军用票、军需兑换券、加印官票等,直接向人民夺取钱财。由于战乱频繁,内政不修,在此起彼伏的战祸中受害或遇自然灾害而得不到救济的大量百姓,流离失所,以至冻饿而死。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迫切需要掀起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风暴。(二),中国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决心发动一场新的启蒙运动,使人们从封建思想的束缚中即蒙昧状态中解放出来。这个运动后来被称为新文化运动。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它从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在水一方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19-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