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纪念顾城,我们纪念谢烨
1986年12月,诗人顾城与作家谢烨夫妇于成都(肖全/图) 1987年,顾城画笔下的谢烨
1993年10月8日,诗人顾城在砍伤妻子谢烨后,上吊自尽。两个人如小说般曲折的人生故事就此画上句号。20年后,在人们深情追忆诗人的才华时,也有人为谢烨抱不平:“谢烨的生命和才华又由谁来纪念呢?”
那一场惨剧究竟为何发生?20年来,无数人揣测,无数人给出过自己的答案。然而,当我们回首往事,寻访故人,却发现真相早已被死亡永远埋葬。爱情美好却疯狂,文学诗意却无力,人性,更是不可捉摸的复杂。
无论如何,这辈子顾城欠了谢烨一条命,只有谢烨有权宽恕他。
我们只想换一个视角,来看看谢烨是谁,尽管所有与她有关的记叙,都无法绕开顾城,甚至许多就来自顾城——他们的生命已注定熔铸一体。北京、上海双城记
谢烨曾对好朋友文昕说,如果没有遇见顾城,她的人生将是“傻乎乎地念书、挣钱、长级、嫁现实条件好的男人”。
可是偏偏,他们相遇了,在一列上海开往北京的火车上。那是1979年7月的一天。车到南京站,别人占了谢烨的座位,她没有说话,就站在那里,恰在顾城身边。谢烨对人笑,说着上海话。
“我开始感到你、你颈后飘动的细微的头发。”“你亮得耀眼,使我的目光无法停留。”顾城把一切都记在了后来的信里。
晚上,所有人都睡了。他俩开始说话,谢烨转用清楚的北京话回答。谢烨的眼睛又大又美,“深深地像是幻梦的鱼群,鼻线和嘴角都有一种金属的光辉”。顾城给她念起诗来,又说起电影和遥远的小时候的事。
其实,谢烨原本就是北京人,因为父母离异,12岁时到了上海。而顾城却是祖籍上海,长在了北京。两人都曾在北京和上海之间来来去去,命运终于让他们相遇。
顾城不愿放走这个让他一见钟情的女孩。在北京站下车前,他掏出纸片写下了自己的地址。而谢烨真的按照顾城留下的地址找上门去。开门的是顾城的母亲:“呵,这就是顾城的维纳斯吧。”他们都已经听说过她了。离开的时候,顾城去送谢烨。“我们什么都没说,我们知道这是开始而不是告别。”谢烨写。
频繁的书信很快无法慰藉顾城的相思之苦。第二年,他便从北京来到上海,花四千元在武夷路买下一套房子。这里离谢烨在遵义路的家很近。他想要和谢烨结婚,把她带回北京。
每周有几个晚上谢烨要去徐汇区业余大学读书,顾城总会在谢烨快放学时,赶去学校门口接她,送她回家。可是谢烨出于羞涩,并不愿意让同学知道她有男友。必须走得离学校远一点,他们才并肩而行。
那时候谢烨是一家无线电厂的统计员。而顾城已经凭“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要用它寻找光明”这样的诗句声名鹊起。
不过,谢烨的家人并不认可这个痴情的诗人,反倒觉得没有工作的顾城不务正业,甚至怀疑他有精神病,让他去医院检查。直到1983年顾城应邀去上海师范大学演讲,谢烨请母亲和弟弟一同去听,热烈的气氛才感染了谢烨的母亲。回家后,她高兴地找出年轻时抄录的几本马雅可夫斯基的诗歌给谢烨看,告诉谢烨,自己也曾爱过文学的。
当年8月8日,顾城和谢烨并不顺遂的爱情,终成正果。谢烨辞了工作,随顾城返京,从此两人开始了形影不离的生活:一起买菜,一起逛街,甚至打电话都一起去。每次作协组织活动,顾城都要带上谢烨,如果对方限定只准去一个人,顾城经常索性就不去了。
谢烨是他真正意义上的“另一半”,他离不开她,或者故
他们纪念顾城,我们纪念谢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