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局限性牙周炎患者牙种植修复30例临床效果[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慢性局限性牙周炎行牙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在2008年3月至2010年6月期间共接诊30例慢性局限性牙周炎患者,均给予牙种植修复(植入75颗种植体),并给予二期修复,负载进行随访3年。结果负载一年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其中延期种植、非GBR患者的成功率均分别高于即刻种植组、GBR患者(P<)。负载1年后的吸收量为(±)mm,明显低于负载3年后吸收量(±)mm(P<)。且延期种植、非GBR患者的吸收量分别显著低于即刻种植、GBR患者(P<)。结论对慢性局限性牙周炎进行较完善的治疗,在其病情得到控制后进行牙种植修复,在早期及长期均可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应在临床中推广应用。[关键词]慢性;局限性;牙周炎;牙种植修复牙周病容易引起牙齿缺损,特别是在成年群体中。目前种植术已逐渐取代传统的方式,因该法的支持力较强,舒适度较高,且对邻牙的损害较小等,得到更广泛的应用[1]。我院自从2008年以来采取该法对慢性局限性牙周炎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均依据美国1999年牙周病协会制定的牙周病的新分类法得到确诊,其中患者全部牙齿附着丧失或骨吸收的位点数低于30%。共需植入75颗种植体。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28-63岁,平均(±)岁。,对牙周进行系统性洁治及刮治,使得牙周炎被有效控制。通过全身检查排除手术禁忌症,并摄取全景的数字X片,同时进行常规的术前化验等。首先进行常规的消毒、铺巾和局部麻醉以及切口等,然后逐渐进行备洞,植入选好的种植体。若植入区骨量不够或者有骨缺损,此时需要采取GBR对其进行修复,最后均选取黏膜下愈合方式,将黏骨膜瓣和牙龈进行对位缝合,在必要时可选取褥式缝合,可有效减少张力。术后给予局部抗炎治疗,术后3天进行复查,10天左右将缝线拆除。对于未进行骨组织再生术者在3个月后进行II期手术,接受骨组织的再生技术患者在6个月左右接受II期手术。待愈合情况良好时,一般在术后的3周左右制作义齿,选取单冠,联冠方式。,通过X片显示植入体的周围没有出现阴影,也未发生反复感染,未出现持续性或者不可逆性症状及体征,视为成功,否则视为失败。,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56颗为延期种植。其中21颗行GBR(骨组织再生术)对其进行修复。负载一年后,2例(3颗)种植失败而拔除,剩下的72颗整合良好并可较好行使功能,%。负载3年后总共有66颗无松动等现象,%,比第一年有所下降,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高于即刻种植组(%、%),差异显著(P<)。同时非GBR的成功
慢性局限性牙周炎患者牙种植修复30例临床效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