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曙松:中国应加快金融开放2010-06-2915:08:17 来源: 网易财经跟贴 74 条 手机看股票网易财经6月讯 网易财经《意见中国--经济学家访谈录》栏目近日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博客)。他既是学者,同时又有丰富的政策调研经验。他对中国的金融改革做了大量的研究,并曾给政治局委员讲课。他认为不应再把人民币紧紧和美元捆绑在一起。他反对金融阴谋论,主张大胆学习国际金融规则,融入全球金融体系。以下为访谈实录: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在金融危机之前给领导人讲课网易财经:欢迎您参加我们网易财经的访谈节目,在您的新书《中国金融大未来》中,您对中国金融改革做了许多深刻的思考,请问您认为当前金融改革的重点是什么?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巴曙松:谢谢网易财经和“湛庐文化”的安排,使我今天能够有机会和网易的各位网友讨论一下金融改革的问题。应该说金融危机对于全球经济、对于中国经济来说是一个冲击,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但是我们从经济金融的发展史来看,金融危机似乎难以避免。所以作为一个金融的研究者,一个金融市场、金融政策的研究者,能亲身经历这个危机,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比较幸运的事情。它让我们能够比较清晰的看到一个危机从酝酿到扩散,到迅速的传染,逐步应对,产生效果,这个过程,我们作为一个研究者,也在不断的观察、思考。我们《中录了我和我们金融界的朋友一起的一个思考、观察的轨迹。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实际上在过去的大概10年左右的时间里,中国经历了两次金融危机,在这两次金融危机里面,中国金融体系的表现是迥异的,甚至可以说是天壤之别。我们可以看1997、1998年的时候,大家对中国金融业的评价是“技术上破产”,它成为整个金融经济体系的一个定时炸弹,大家认为这个炸弹迟早是要炸的,只是在什么时候炸的问题。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在10年之后,我们看到在危机的冲击下,中国的金融业的表现,在全球都是一枝独秀的。中国的金融业,中国的金融决策者也好,金融市场也好,金融机构也好,一定是做对了一些事情,一定是符合了一些中国的国情,又符合了金融业发展的一些规律的事情。我们通过亲身参与这个过程,来不断的提炼、总结,我想一次大的危机之后,研究也是在不断深化的。从一个近距离的观察到逐步的总结,如果时间长了,再过几年之后我们再回过头来看,总结整个应对危机的过程,这些成败得失,对于我们中国金融业下一步的发展会奠定很好的基础。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网易财经:您曾经给政治局讲过金融课,我想请问一下您在什么样的经济形势下给这些领导人讲课的?巴曙松:其实政治局集体学习这个形式,在特定的时期反映了我们的最高决策层对整个经济、金融状况,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总体判断,和决策层的关注要点。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实际上在我们进行这次金融改革的讲座的准备过程中,从表面看,似乎全球的金融业,中国的金融业没有什么大的问题,2007年的时候是这一轮经济周期的顶部,各方面看起来都很好,但是决策者开始关注金融体系潜在的一些风险,就表明当时我们已经对于欧美的一些资产泡沫,以及中国金融体系内在的一些问题引起了很多关注、思考。至于这个集体学习,是一个很重要的形式,促使这些最高决策者共同思考在各自
巴曙松应加快金融开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