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最近楼市发生了一系列事情,各色人次第上演,表演看多了,对于这种连妆都懒得化的演员们已经没有多少兴趣了。但有一点大家都看得明白:许多二三线城市的房价都在上涨,一线城市只是成交量萎缩而价格并未明显下跌。 尽管如此,有个别官员已经开始如打了鸡血的青蛙一般,亢奋地宣称:楼市调控取得了初步效果。 对于房地产调控,地产商们有的是办法。他们是这个庞大经济体的真正大佬。看看地产商任某的话吧:“赶紧降,否则会出更多乱七八糟的政策,大家还是需要给政府一个面子”。 “需要给政府一个面子”,这是一种怎样的大度、宽度、高度、坡度、亮度和风度! 仅仅“需要给政府一个面子”的结果,是不难想象的。比如,原来计划卖2万的楼盘,,再打八折,仍然是2万,看起来降了20%,地产商给了政府面子,自己的利益也没有什么损失。当然,政府的利益也没有什么损失,反正前期高价把地都甩卖出去了。而且,地方政府趁着房价调控这个空挡,低价从老百姓手中征地,储备起来,如同抱窝母鸡一般安静而甜蜜地等待着升值的日子到来。 实际上,从调控之初,有关部门就开始为自己留后路。最典型的就是不允许高价楼盘上市交易。北京、上海的媒体同时披露了调查的结果,当然,有关部门随后就辟谣了(从利益分析的角度来看,其实是对谣言的确认)。在数字上做低房价,又有什么真实意义呢? 再看看银行。6月底,二套房贷松动的报道开始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事情,银行也会干,并且,干得更巧妙。在楼市调控声中,银行“乘火打劫”,严格实行动态、差别化管理的个人住房贷款政策,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首付款比例不低于50%,,发放第N套房贷。 二套房贷在事实上的松动,实际上发出了一个调控夭折的清晰信号。 紧接着,楼市调控可能无疾而终的报道出现。三个有关部门手拉手,用像天真无邪的小朋友唱童谣时的态度,扭扭捏捏地告诉公众:传闻都是假的,调控仍将继续。 可惜,从那些枯萎的面容上找不出半点童真。 然后,开始造舆论,而且,登场的都是些有影响的人物。这样的报道随处可见。如:7月13日,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著名表演艺术家成思危先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房价不可能下降超过25%”;“房价下跌幅度不能超过25%,否则对谁都没有好处”。 这中间,地产商们又开始一哄而上抢地了。所谓春家水暖鸭先知,地产商们是一群真正意义上的鸭子,当然,他们不用把身体埋在水里辛苦地感受水温,吃里扒外的腐败分子充当了他们的鸭子。 当开发商们重新撅着屁股抢地的时候,他们像一群饥饿的母狼重新站在了一条新的起跑线上——至少他们自己这样认为。 民间的态度也在分化——股民最早剥离出来。这是地产商们的大胜利。 房地产行业,在政策的羽翼下,经过多年来的经营和发展,已经滋生出强大的集团势力。你们不是要求调控房价吗?好,那就把股市打压下去,把股民们从支持调控楼市的阵营中剥离出来。 既得利益集团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二) 让我们重新看看这个过程吧: 楼市调控重拳密集推出始于2010年4月14日,这一天,国务院常务会议规定对购买首套自住房且套型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上的家庭,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30%;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5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
10-07-20 二套房贷松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