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课堂提问能力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提问是最重要的教学策略之一,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它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良好的课堂提问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交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控教学过程。提问的主要目的是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学会怎样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然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发现:部分教师课堂提问具有较大的随意性,问题太烂,什么都问,像那些“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等一些毫无启发性的问题充斥课堂,表面上是提问,实际上是“灌输”,至少也属于是无效的问题;提出的问题不够精准;缺乏提问的艺术和技巧;或者提出的问题价值不高等。“凡善教者,必先问”问题设计得好,可以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使教学任务顺利完成。一旦问题提得不当,使学生陷入了一种全然被动的状态,教师也将处于尴尬的局面。那么,如何提升课堂提问能力呢?下面从提问技巧和提问的科学性两个方面谈谈个人的看法:课堂提问的技巧1、问在重点知识回顾上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上课之初的提问,其主要功能在于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立即进入学习状态,2、问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教师在教学时,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设问,既可以复习旧知识,又能引出新知识,有利于突出知识的整体性。同时,在过渡处提问,可使学生养成注意力集中的良好习惯,并能够有效地训练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3、问在易错处学习中有些知识或问题往往不被学生注意,就此提问引发探究,有利于学生加速加深理解相关知识。只有找准学生出现失误的“关节”点,透彻分析、解疑纠错,才能防止类似错误的再次发生。找出学生在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规律上存在的问题,在思维方式、方法上存在的缺陷,才能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严密性、批判性。4、问在疑难处当学生学习上处于“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时,教师应善于点拨诱导,多层设问,化整为零,就能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对于一些繁难复杂的问题,教师必须循循善诱,由近及远,由易及难,顺藤摸瓜,逐步抓住问题的实质。要做到这点就要在提问中化整为零,多层设问,在解决一个个小问题的基础上深入到问题的中心、实质。5、问在关键点每节课都有它的重难点,设计课堂提问抓住了重难点,主要训练内容也就抓住了,只有把这些重难点逐一突破,这节课的教学任务才算完成。6、问在反馈处讲授新课之后巩固的提问,如“谈谈你本节课的收获”,是反馈教学的一种途径。临近下课前的几分钟,利用提问进行小结,可以达到检查本节课教学效果的目的,形成知识的系统性;可以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检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思想受到教育的程度;可以做好课与课之间学习内容的衔接,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问要学会等很多教师在提问过后缺乏等待的技巧,或是因为担心学生思考的时间过长影响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而直接把答案说出来,这样提问不但起不到引导学生认知的作用,还会使学生对教师的提问失去兴趣,起到逆反作用。所以,提问后教师应该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切实经历学习的过程,在思考过程中发现,探究,研究,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二、课堂提问的科学性课堂提问的科学性体现在“难易度”、“精准度”、“适量度”三个方面。难易度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问题既不能太难又不能太易,尽量设计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的问题。因为问题太
如何提升课堂提问能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