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诗之思”:卡夫卡艺术世界的“图式”.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摘要】:本论文试图突破传统卡夫卡研究中从社会学、心理学、宗教意识、作家传记等文学外围入手的批评模式,而将卡夫卡的所有的创作(包括其小说、随笔、书信、日记等)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考察。所谓卡夫卡艺术世界的“图式”,不仅仅是对单个作品做艺术结构的分析,更重要的是要研究不同作品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作者的创作思想与其艺术表现之间的关联。因此,文学的外部研究往往满足于将卡夫卡的艺术世界与现实做比附而忽略了对其艺术特质的真正考察;叙述学与结构主义方法又容易肢解卡夫卡的艺术,对卡夫卡艺术世界的整体特色缺乏把握。因此,本论文采用现象学的研究方法,将文学批评中常用的各种理论预设“悬置”,直面卡夫卡的艺术世界。现象学的思路注定了本文使用的研究方法是一种“结构—综合的解释方法”,它不独尊某一种研究方法而拒绝其他,也不是毫无区别拼合多种研究方法。它以不损害艺术作品的整体性为唯一准则,向着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的更大关联域敞开。本论文将存在论确立为卡夫卡“艺术之思”的起点和最终归宿。卡夫卡的“存在”之思探讨的是人、物以及世界的存在本源。他打破了以人为主体的主客二元的人与物之间的对立关系,体现了卡夫卡对人与世界关系的独特思考。主要内容包括“迷宫”思维模式的建立、人与物的互动生成、生命个体在确立自身本质存在时感受到的情绪体验、语言言说存在时的神秘经验等。论文将卡夫卡定位为一个从事文学创作的思想家,而不仅仅是一个受父亲压制的软弱的儿子的代表,也不仅仅是一个受强势文化压制的犹太民族代言人。他对人与世界的关注是从对日常生活开始的,他的目光又是穿透所有世俗世界的帷障的。卡夫卡的文本在小说史上独树一帜,原因在于他的艺术世界丰富神秘,远远超出了日常世俗世界的广度和深度。他营造其艺术世界的手法既与神话或童话世界不同,也与现代主义其他的流派迥然不同。因为卡夫卡的艺术世界并不是在日常世界的基础上加以任意的变形改造而成,想象力使他的创作能够直达存在的本源,为他的作品赋予永久的魅力。论文第一部分,主要从人与物之间二维互动的总体特征入手探讨卡夫卡艺术世界的特征。内容主要包括从卡夫卡对“迷宫”的迷恋探讨卡夫卡的“迷宫”式的思维模式,以及“迷宫”式思维对作品结构模式的影响;从运动和变形维度解释人与物互动互生的特性。卡夫卡的艺术世界提出了人与世界关系的新看法,也使得卡夫卡的艺术世界与日常世界鲜明地区分开来。第二部分,从时间的断裂入手,谈“此在”的瞬间体验。卡夫卡的作品往往从一个独特的“瞬间”开始,主人公进入一个不明所以的“迷宫”世界。“瞬间”意味着主人公的人生体验与熟识的日常经验世界发生断裂,意味着主人公摆脱习俗与惯性探讨本真存在的开端。卡夫卡的主人公是作为探索存在的一个“此在”出现的,超越性是探索存在的基础和必经之路。第三部分,论文从主人公的情感裂变角度入手,分别从孤独、焦虑、恐惧、罪感四个逐渐加深的情绪体验入手,分析人在追寻其本真存在的路途中遇到的自由意识、死亡意识、宇宙秩序等问题的思考。第四部分,从身体性因素入手剖析自虐意识和卡夫卡的艺术想象的特质。卡夫卡所处的婚姻与写作间的矛盾冲突造成其强烈的自虐意识,他深陷困境仍然钟情于写作。卡夫卡笔下的艺术家同样有类似的自虐倾向,自虐意识与艺术追求息息相关。这部分的内容主要分析卡夫卡的内心世界对其艺术世界构思的影响,总结卡夫卡的艺术观。第五部分,研究卡夫卡艺术世界的语言

“诗之思”:卡夫卡艺术世界的“图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bfc1172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19-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