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爱莲说复习课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了解“铭”、“说”的文体特点2、积累课文中出现的常见的文言词语3、能翻译文中的重点句子4、能背诵两篇课文5、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特点6、体会作者安贫乐道、淡泊名利道德品质和保持坚贞正直操守的价值取向《陋室铭》,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是唐代的诗人、哲学家。著有《刘宾客集》。本文是他在被贬为地方官时写的。《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北宋哲学家,宋代理学的创始人。“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说”--古代一种既可以说明、记述事物,又可以发表议论的文体。有仙则名惟吾德馨出名(品德)高尚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学识渊博的人没有学问的人无案牍之劳形可爱者甚蕃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多陶渊明独爱菊濯清涟而不妖仅洗涤美丽而不庄重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牡丹之爱宜乎众矣(xiăn)少应当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立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虽)是简陋的房子,只是主人我有美好的品德(就不觉得简陋了)。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窗帘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的没有粗俗的人。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嘈杂)的管弦之声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的呢?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惟独喜爱莲,它从淤积的污泥里长出来却不受一点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牵牵连连的,不枝枝节节的。香远益清,亭亭净植香气远播,越发清芬;洁净地挺立在水中。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莲,花之君子者也莲,是花中的君子。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对于菊花的爱好,自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翻译中要注意特殊的句式、特殊的语序、省略的成份主旨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主题:通过对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文章托物言志(借陋室以言志),表现作者不贪恋富贵荣华,不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重视自身修养的思想感情。托物言志:文章题目为“陋室铭”,文中又说“何陋之有”,这些矛盾吗?不矛盾。题中之“陋”为房屋的形陋,尾句的“陋”为“鄙俗”之义,指屋中主人的“德馨”不鄙俗。引申1:既然“陋室不陋”,甚至应当称“雅室”,那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表现景色之雅、交往之雅、情趣之雅的句子。景色之雅:交往之雅:情趣之雅: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引申2: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有何作用?以古人自比,衬托出“陋室不陋”,自己德行高洁。陋室铭设喻引题山仙水龙比喻起兴陋室德馨陋室不陋环境优美(清幽景)生活情趣(高雅事)引古贤以自况反问点题交友高雅(不俗人)陪衬比喻托物言志安贫乐道高洁傲岸(君子之德)艺术特色志言物托法手等偶对兴比合结散骈齐整式句谐和调音韵协篇通骈散句:“斯是陋室,惟吾徳馨。”“孔子云:何陋之有?”是散句其余都是骈句。押韵的字:名、灵、馨、青、丁、经、形、亭。
爱莲说 陋室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