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信仰实践手册——见证分享目录1."神是爱",---见证分享本手册集合数十位基督教领袖的智慧和心血的结晶,包含上百篇的文章,每篇文章都按顺序排在有特定主题的分册当中。编辑这套手册的目的就是要帮助基督徒更进一步认识真理并知道如何与主同行。更重要的是,它告诉基督徒如何在生活中应用圣经的原则去实践信仰。"神是爱"的使徒 作者:蒲乐克(JohnPollock)1855年春天的一个周末,那是在美国内战前六年,一个十八岁的青年,正在他叔叔位于波士顿的鞋店工作。慕迪来自麻萨诸塞州的乡下,她的寡母管教极严格,他厌烦于农庄生活,就于年前搭火车到波士顿。他肩膀宽厚,肌肉结实,暗褐色头发,愉快的灰眼睛,喜欢热闹,爱说笑。而且颇有野心,想当百万富翁。他叔叔是个基督徒,虽然不是很虔诚,但为使慕迪不这么好动,就坚持他星期天一定要去教会,这么一年下来,他从所听的信息,知道耶稣不仅是一个伟大的教师,一个好人,他还是神的儿子,从死里复活,现在依然活着,靠着圣灵在世界上运行作工。那年春天,教会举办为期八天的奋兴会,那个周末,慕迪在店裹打包鞋子的时侯,他有心想决志信主,但又怕被同侪笑,且怕以后的生活会有更多的约束。突然,他觉得有人把手放在他的肩膀上,他回头一看,原来是他最敬爱的主日学老师金宝(Kimball),还记得有一次他找不到约翰福音,金宝老师适时地把经节翻给他看,解决了他的困窘。"慕迪。"老师严肃地对他说:"耶稣爱你,你愿意把心归给祂吗?祂需要你的爱,决志吧。"慕迪发现老师的眼中满了泪水。不需要再多说些什么,"这年轻人已预备好了心,准备接受真光。"事隔多年,慕迪已成名,老师回忆着说:"就是在那波士顿的鞋店,慕迪立时就把他的生命交给主。"慕迪一开始追求,就成长得很快,金宝老师对他有决定性的影响,其余的基督徒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助他成长。五年后,他到了芝加哥,已经是个成功的鞋业推销商,跑遍大江南北。虽然他没受什么教育,但他个性的魅力及过人的精力,掩盖了这缺点。他以为他正要飞黄腾达,虽然他也花不少时间帮忙教会工作。刚开始他以为自己不能讲道,但他传讲耶稣的故事,常能打动年轻男女的心,尤其吸引贫民窟的孩子们。不久,他和其他一些有信心的基督徒,就组成一支福音队,在贫民窟教主日学。其中有一个苍白柔弱的年轻基督徒,在一个炎热的六月天下午,很吃力地走进慕迪的住处,躺在纸盒上。慕迪知道他患有肺病,而且医生也宣布无药可救,他准备离开芝加哥,回家等死。但他看起来却烦躁不安,慕迪就问他为什么?他说他并不怕死,但有件事他不放心。"我担心我主日学那班。"他说:"我失败了,尚未有一人归向耶稣。"慕迪回想起那些顽皮捣蛋的女孩,是班上最令人头痛的。他建议雇辆车,一一去拜访她们。他们驱车前往贫民窟,一开始,这个女孩瞪着大眼睛,傻楞楞地听着老师说,他快要死了,请她们信耶稣。"我从未听过有人这样地祷告",有个女孩就答应说:"我会把这问题放在心上考虑。"他们又探访了其余三个女孩,这年轻老师已精疲力竭。十天以后,这老师又登上慕迪家阶梯,这次他容光焕发:"我班上最后一位学生已归向耶稣,他们人生最重要的问题已解决,我现在可以回家了。"那天晚上慕迪准备了一个茶会,请女孩子们来向老师说再见。最后一首诗歌唱完,两位老师大声地祷告,接着有位女孩竟然开始为她将死的老师祷告,这没有事先安排的节目,令慕迪吓一大跳,接着其他女孩也一个个轮流祷告,她们纯真,没有华丽词藻的祷告,令他感动不已,刹那间,澎湃的思潮浇灭了他的事业心,他决心把余生献给神,做更有意义的事业。内心的矛盾挣扎持续了三个月之久,"这真是个痛苦的争战。"他后来回忆说:"但是,哦!我多么感谢神的美意成全。"八年以后,1868年,是慕迪灵命上另一个转捩点,关键仍是一个不太可能的人。慕迪现在已和一个英国女孩艾玛(EmmaRevell)结婚,生活美满,且是中西部宗教圈举足轻重的人物。虽然只有三十一岁,在内战期间,他是芝加哥校园的校牧,也是前线伤兵的特约讲员。他在伊利诺街建立了一所超宗派的教会,但未封牧。他还是芝加哥YMCA的会长,主日学运动的领导人物,也是个有能力的福音派讲员。他总是重申神痛恨罪恶及罪人的强烈信息,幸好他愉悦的本性稍稍冲淡他信息内容。186
当代信仰实践手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