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寿县人文地理.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寿县是安徽第一批载的历史长达2600年,是楚文化的故乡、中国豆腐的发祥地、“淝水之战”的古战场,享有“地下博物馆”之美誉,“一山一水一古城”更是声名远扬。其中“古城”就是寿春城,保存完好的古城墙7147米,,古城内千年报恩寺、元代孔庙、明清时期华东最大的清真寺,古朴典雅,气势恢宏。寿县楚文化博物馆珍藏文物6000多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62件,为故宫的十分之一。报恩寺座落在城内东北隅,旧名崇教禅院、东禅寺,明洪武年间改为今名。据《寿州志》记载,此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迄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全寺总面积14700多平方米,其规模之大,建筑之雄伟,在江淮大地上可谓首屈一指。走到西大寺巷尽头,越过高大红色的照壁,迈进山门,即到第一进大院,院内苍松翠柏,郁郁葱葱。院正中是宋塔地宫,原为九级的北宋舍利砖塔,后倒塌六级,残存的三级因危及游人安全,于1977年拆除。清基时发现了塔下的地宫,地宫有彩绘壁画及金、银棺等珍贵文物。再穿过二佛殿,便来到第二进深院,两棵千年银杏遮天蔽日,把金碧辉煌的大雄宝殿和东西廊房掩映在绿荫之中。安丰塘位于寿县县城南30公里处,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水利工程(安丰塘、漳河渠、都江堰、郑国渠)之一被誉为“神州第一塘”,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塘堤周长25公里,面积34平方公里,蓄水量1亿立方。放水涵闸19座,灌溉面积93万亩。安丰塘古名芍陂,为春秋时期“楚相孙叔敖所造”,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孙叔敖辅佐楚庄王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与他重视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的富民强国政策是分不开的。安丰塘是我国水利史上最早的大型陂塘灌溉工程,选址科学,工程布局合理,水源充沛。它的建造对后世大型陂塘水利工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千百年来,安丰塘在灌溉、航运、屯田济军等方面起过重大作用。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多次投入资金对安丰塘进行维修,充分发挥古塘效益,灌区农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寿县也被列为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一些国内外专家学者先后到此参观,对安丰塘水利工程历史之久长,设计建造之科学而且至今仍发挥着巨大效益评价极高。安丰塘环境清新而幽雅。良田万倾、水渠如网;环塘一周;绿柳如带;烟波浩淼;水天一色。造型秀雅的庆丰亭点缀在平波之上,与花开四季的塘中岛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逢莱仙阁图。安丰塘北堤外侧的孙公祠,是古人为纪念创建芍陂的楚相孙叔敖而建。祠内藏有古碑刻二十余方,是研究安丰塘水利史的珍贵资料,其中许多具有很高的书法艺术和鉴赏价值。安丰塘经历了二千多年的风雨苍桑,现在正以她的古韵新姿、笑迎四方游客。城墙1986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城城墙建筑于宋代。光绪《寿州志》记:“周显德中徙至淮北,宋熙宁间复故处”;“嘉定间许都统重修”。《凤台县志》引《宏简录》亦说“嘉定十二年正月,建康都统许俊,却金兵于安丰军,城盖是时所筑”。在城墙残留的砖中,亦常见有“建康许都统造”砖、“嘉定”砖,与史载颇合。光绪《寿州志》谓城墙长“十三里有奇,高二丈五尺,广二丈”。经测,,;相对高度:,;墙基底宽:东门处21米、、西门处31米、北门处30米;顶宽4?13米。墙体以土夯筑。外侧贴砌砖壁。

寿县人文地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zh187166
  • 文件大小23 KB
  • 时间2019-02-1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