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洁净工程技术空气洁净技术(又称洁净技术或洁净室技术)最初是指以控制室内空气中悬浮颗粒物浓度为目标的相关技术,悬浮颗粒物的浓度用单位体积空气中大于等于某一粒径颗粒物的允许数量来表示,通常也称为空气的洁净度,并以此来划分洁净度等级或级别。最初运用洁净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精密产品(如仪器仪表)的成品率或降低其故障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产品的精密度越来越高,特别是颗粒物扩展到有害气体,而洁净技术在控制空气终端悬浮颗粒物的同时,也有效地控制了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等有害微生物,所以逐步推广到医疗、制药、生物等领域,形成了当前比较完善的洁净技术体系。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空军发现大部分飞机零件故障之原因,乃因粉屑、灰尘等之污染所引起,因此开始将这些小轴衬、齿轮等置空气中浮游灰尘较少之处进行加工及组合,因而使故障率得以减少,此为洁净室观念之起源。而1958年美国为了开始太空科学之研究,开始做洁净室之研究,并于1961年完成有关美国空军之洁净室规格,。20世纪50年代初,高效空气粒子过滤器HEPA(HighEffciecyParticulateAirFilter),在美国问世,是洁净技术的第一次飞跃。50-60年代在美国得到发展,特别是军事领域发展较快。20世纪70-80年代,洁净技术相继在日本、德国、英国、法国等得到应用。中国的洁净技术在20世纪60年代起步,第一个洁净室1965年建成使用,是电子工厂。按洁净室主要控制对象划分洁净室又可划分为:工业洁净室生物洁净室工业洁净室主要的控制对象是灰尘粒子(不分有生命的、无生命的),某些工艺过程还要求控制分子态污染物AMC。工业洁净室主要应用在电子、航天、航空、机械、化工、化学制药、能源、纳米等工业中。尤其是电子工业和光电子工业更是离不开洁净室和洁净技术。生物洁净室主要控制对象是有生命的、活的微生物粒子,如病菌、病毒等对人类、动物、环境有害的粒子。生物洁净室广泛地应用在医疗(洁净手术室、洁净病房)、生物制药、实验动物饲养、生物安全实验室、卫生防疫检疫的事业中。生物洁净室的发展速度非常快,而且得到了各方的认同和重视。
洁净室、手术室培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