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吃在泸沽湖.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吃在泸沽湖泸沽湖旅游区用餐集中在泸沽湖畔的落水村,一般旅店都供应饮食。早餐特别丰富,有酥油茶、稀饭、馒头、咸菜、饵丝等,自选任吃,每人只需花4元钱,中、晚餐可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定餐﹔另还设有西餐厅、中级酒店、风味小吃等。也可以进行一次摩梭家访,尝一尝猪膘肉、牛干巴、酥油茶、苏理玛酒的美味。泸沽湖边落水村有一家相思茶馆,为一对年轻人所开,不但提供食宿,还有很多最新旅游信息,很有特点,住宿每人10元。砣砣肉「砣砣肉」是小凉山彝族独具特色的风味肉食,其特点是肉块大、肉质鲜、味道清纯。砣砣肉不需要任何调料,但它既可保持鲜肉的清香,又具有丰富的营养。食之可口,没有腻味。「砣砣肉」的制作较简便,其方法是猪牛羊等牲畜宰杀后,将其连骨切割成破破状,放到铁锅内,加入适量的冷水煮熟,即可食用。砣砣肉视鲜肉的大小而定,大者每砣半斤左右,小者每砣二、三两。煮砣砣肉关键是要掌握好火候,煮的时间过短,肉块不能熟透,反之煮得过烂,又失去了清香。因此,彝族民间煮砣砣肉,常常由有经验者守候铁锅旁等煮至恰到好处时,立即从锅底退火,以木勺将砣砣肉舀到一个盆里,然后在肉砣上撒少许盐,就着荞饼手取食之,野趣无穷。除在铁锅内煮食之外还可在火塘里烧烤而食,味道同样鲜美。砣砣肉是彝族人家待客、逢节、野餐的必备食品,用生宰小猪,煮成香喷喷的砣砣肉待客,是彝族的最高礼节。猪膘肉猪膘肉因形似琵琶而又被称作琵琶肉。摩梭人制作猪膘肉非常讲究,一般选在冬月初一杀猪,如果十月二十九属狗三十属猪,那么就改在十月二十九杀猪,如果初一属鼠、猪、羊、猴、狗、鸡,也是不能杀的,就要改期进行。所以摩梭人在冬天做猪膘肉,定要选择一个吉日。这个时候村子里到处都闻杀猪声,到处都可见制作膘肉,场面很是壮观。猪膘肉的制作过程分为宰杀、剔骨肉、抹调料、缝制、压扁、晾晒、放置等几个步骤。当地人将猪宰杀后将猪肚剖开,将内脏取出,然后就将猪背朝下肚朝上铺着,用刀将骨和瘦肉从猪体内剔出,这一道工序比较复杂,几乎将瘦肉和骨剔干净,但是只有猪头不经过这道工序,猪头保存完整,在猪头上抹盐并加上调味品,这是一道重要的工序,抹盐时要均匀,一般配料要用盐、花椒、大蒜、生姜,有时还加上酥油和蜂蜜。调料涂抹均匀后就是缝制,即将剔好,抹好调料的猪膘肉用大铁针和麻绳将其缝合,缝的部位主要在猪肚、猪脚,缝的针眼约寸长,缝时不仅需要技巧还需要力气,所以一般都是由男子来完成的。缝好以后就进入下一道工序凉晒,将猪膘肉放置在太阳下晒上几天或是阴干,将猪肉的水分凉干,至此猪膘肉基本做成,将它搬进屋里,搁在家里的神柜或灶台上,一个挨着一个,或迭放堆码。猪膘肉是摩梭人贮藏的肉食品,平时想吃的时候就割下一块,如果家里有客人,也要用这猪膘肉招待客人。猪膘肉的吃法非常多,或煮、可炒、可蒸,膘肉看似肥腻,吃起来却很爽口,味醇香,口感很好。除了日常食用外,猪膘肉常用于祭祀,也用于置办宴席。猪膘肉是摩梭人家庭富裕的象征,如果哪家的神柜上放满了整条整条的猪膘,那这个家庭在当地一定是很富有了。猪膘肉放置时间长短不一,短的一年两年或三年,长的甚至放置八九年,不少猪膘肉都在经历了无数个春秋以后仍保存完好。待食用时,用热水清洗,刮净外层污垢,用水浸泡至外皮发软时,再切割成条状,煮而食之,肉味清香,肥而不腻,是待客的上品。粑粑面粑粑面和酥油茶一样,是摩梭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粑粑面是由青稞或燕麦炒熟

吃在泸沽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坐水行舟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19-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