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情”话、《士兵突击》及其它 1、观后咏叹:是虚拟,也是写实。是游戏,也是认真。是当下的生活感性,也是超越的生命玄思。道不尽的现代生活机巧,说不出的红楼悲凉意蕴。强大的家国之防声势下,掩映的是一片白茫茫大地。虽是男儿国,却一个“情”字淋漓纵贯,憨呆者的谦卑、情忏、透彻和悲悯,道是谁人不晓。作品进入中国心灵的方式,是红楼中国的,所以,通。 2、作品韵致:谦卑者的情忏与环围成泥的心灵花朵史今说:“我觉着,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朵花,可漂亮呢!”当登上寒风飒飒的尖顶,憨呆者许三多又曾使多少史今这样的“花朵”环围成泥,更如何不化为泪泉哭它个惊天动地,忏情复活那些花朵!难得有这样出自一个谦卑者的心灵的作品。现代的中国文学少有真正的爱的话语,与其说是天赋启蒙重任压迫了作家,不如说是作家骨子里先天缺乏一种彻底的谦卑,而这可能是民族性的。所以鲁迅说我们人与人之间隔绝,如同散沙。我想,许三多应当是创作者的投影,他把自己化为这样一个憨呆者。在拔节成长、脱胎换骨的过程中,他激发了所遭际的每一个人内心深处那朵花儿的绽放。也唯其自处如此低下,才能使所有人内心的那朵花儿绽放。花儿虽然瑰丽平凡各不相同,但在这个世界里,没有任何人能够以自以为是的光辉压倒甚至审判别人。许三多与史今的相遇最为动人,其情其境,足可感天动地,它是整个世界不倒的根基。遗憾的是,因为离我们太近,一般都看不见。许三多与袁朗的相遇则最为精彩,它拨开了智性上完美无缺的上帝也看不见的一道帘幕,直示人间血肉生命本身无有穷尽的可能性。那是袁朗与成才最终的相遇。而成才仰望袁朗,其实是我们许多人的视线。于是,每一朵花儿都开了。至于许三多自己,这个从前到后只有一条道可走的憨呆者,最终却成为一柄能够穿透一切的利剑。而在这利剑被最终铸造,当他能够对塔尖上的袁朗说:“你是帮我最多的人”时,全剧完成了隐藏在许三多背后的那个谦卑者对整个大地的情忏。在善的价值建构的世界里,这种情忏显现了这样一种理念:“人”本身是不会发光的;光来自无数他者的映射。这是谦卑,也是慈悲。许三多的存在本身是一面折射人的心灵之光的镜子,也是一道审察公义的双刃剑。 3、双重的“灵魂重铸”:“国民”与“个人”许三多:“意义”=“好好活”那么,许三多的憨呆性情与杰出才性之间的平衡点又在哪里?也许,深藏在他所来自的泥土深处?的确,在这棵树木被从泥土深处拔出、移植、蜕变、生长的过程中,我们听见它所发出的脱离母脐的每一声痛苦的喊叫,简直就是来自大地深处、那个与“情”字血肉相联的红楼中国的神经颤抖。离别史今的痛哭,让观者撕心裂肺,而他的“我不要当尖子!”的哭喊,更是道出了“尖子”与“情”字的步步相离。为什么这二者会成为如此尖锐的矛盾?尖子的方向指向哪里?其实,那个尖子所到达的尖端,不仅是技能、智性的尖端,也不止于与人的意志相关的“逆境”、“绝境”、“连理想和希望都没有的人生绝境”,而是指向那种“绝对”、类于旷野的“绝对”。那种根本不知道从哪里“开始”的“绝对”。瞥见它,才是笼罩人心全体的那股从上往下吹灌的悲凉之风所在。人来了,又走了,人聚了,又散了,浴血而生的钢七连也于一夜之间溃散,谁也不知道为什么来为什么去,为什么要处在当尖子的狭道中残酷竞争,只知道挣扎着,先抓住眼前能够抓住的。——否则,没“意义”。关于“意义”,这是一句了不起的台词,是支撑全剧展开的台词,更是支撑无数现代
士兵突击评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