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二十九)词律.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二十八 词律制作阚景忠讲授阚景忠一、词的产生和分类1、词的产生词产生于唐代,开始是民间的创作,是一种配合音乐演唱的歌词,也称“曲子词”、“曲词”。中唐时出现了文人创作的词,宋代是词发展的鼎盛时期。词也叫“长短句”、“诗余”等。2、词的分类南宋何士信《草堂诗余》词的段落叫“阙”,也叫“片”据段落分类单调双调三叠四叠据字数分类小令中调长调58下59—9091上二、词调、词牌、词谱1、词调——填词时所依据的乐谱。2、词牌——词调的名称。3、词谱——词调的具体格式。不同的词调表达不同的声情慷慨激昂者:满江红、贺新郎、大江东去、永遇乐缠绵哀婉者:蝶恋花、雨霖铃、西江月、满庭芳民间曲调名:竹枝词原词的题目:忆江南乐工的创作:清平乐清人万树《词律》清人王奕清《钦定词谱》同一词牌有不同的名称同一词牌有不同的别体《词律》(张孝祥《六州歌头》)又一体一百四十三字长淮望可平断句关可仄塞莽然平韵征尘可仄暗句霜风劲句悄边声叶黯销凝叶追可仄想当可仄年事句殆可平天数句非人可仄力句洙可仄泗可平上句弦歌可仄地句亦膻腥叶隔可平水毡可仄乡句落日牛羊下句区可仄脱纵横叶看名可仄王宵可仄猎句骑可平火一川明叶笳可仄鼓悲鸣叶遣人惊叶念腰间箭句匣可平中剑句空埃可仄蠹句竟何成叶时可仄易可平失句心徒可仄壮句岁将零叶渺神可仄京叶干可仄羽方怀远句静可平烽可仄燧句且休兵叶冠可仄盖使句纷可仄驰可仄骛句若为情叶闻道中可仄原遗可仄老句常可仄南望豆翠可平葆霓旌叶使行可仄人到可平此句忠可仄愤气填膺叶有可平泪如倾叶◙“可平”用仄声但也可用平声。“可仄”用平声但也可用仄声。其他字均按本词中字的平仄用字。“句”是该断句的地方。“韵”是入韵处。“叶”是应该押韵的地方。“豆”是语气停顿之处。三、词的用韵清人戈载《词林正韵》分词韵为十九部1、一韵到底:从头到尾不换韵。◆都用平声韵:渔歌子、浪淘沙、水调歌头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词林正韵》第三部微韵)◆都用上、去声韵:摸鱼儿、水龙吟、渔家傲这种用韵,韵脚用同部的上声或去声是任意的,叫“通押”。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渔家傲》,《词林正韵》第四部上去通押)2、同部平仄互押:西江月、哨遍◆都用入声韵:念奴娇、兰陵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狂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林正韵》第十八部。壁,锡韵,例外)“互押”平与仄的位置固定。实质是同部平与上、去互押。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功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辛弃疾《西江月》,《词林正韵》第四部,夫、书、如、扶,平声;处、去,去声)3、平仄换韵:菩萨蛮、定风波“平仄换韵”是改换韵部,但何处换韵是固定的。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温庭筠《菩萨蛮》,两仄韵换两平韵:灭、雪,十八部仄声;眉、迟,第三部平声;镜、迎,十一部仄声;襦、鸪,第四部平声)四、词的平仄词的平仄与诗的不同:●比诗严格●比诗宽松:有拗句。如“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规定必平必仄仄声有时分上去入一字句:用平、入声,仅见“十六字令”。归!猎猎西风卷绣旗。(张孝祥《十六字令》)二字句:平仄、平平最常见。盈盈,斗草踏青。(柳永《木兰花慢》)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三字句:相当于律句的下三字,常见的有:左牵黄,右擎苍。(苏轼《江城子》)仄·平平平·仄仄春且住。(辛弃疾《摸鱼儿》)平平·仄长门事。(辛弃疾《摸鱼儿》)平平平仄四字句:相当于七言律句的上四字。平平·仄仄长淮望断。(张孝祥《六州歌头》)仄仄·平平乱石穿空。(苏轼《念奴娇》“石”入声)仄平·平仄第三字必平。词的特有句式。大江东去。(苏轼《念奴娇》)五字句:就是格律诗的五言律句。仄仄·仄平平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仄仄·平平仄(第三字必平)但愿人长久。(苏轼《水调歌头》)平平·平仄仄(第三字必平)照花前后镜。(温庭筠《菩萨蛮》)常见拗句:仄仄·仄平仄(第三字必仄)明月几时有。(苏轼《水调歌头》)仄平·平仄平(第三字必平)弄妆梳洗迟。(温庭筠《菩萨蛮》)仄平·平平仄与君相逢处。(王安石《伤春怨》)六字句:相当于七言律句的上六字。平平·仄仄平平断肠片片飞红。(辛弃疾《祝英台近》)仄仄·平平仄仄准拟佳期又误。(辛弃疾《摸鱼儿》)

(二十九)词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花开花落
  • 文件大小297 KB
  • 时间2019-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