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练闯考】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6 台阶.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体会作者的感情。2、把握父亲形象的特点。  能力目标[来源:学优高考网]   1、复述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故事情节。2、合作、讨论、说话训练,探究父亲的形象和文章组织材料的方法旨。[来源:学优高考网]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父亲,尊重父亲的感情。2、感受父亲性格中的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培养对待人生的积极健康的心态。教学重点 1、能结合文本内容,对父亲实践梦想的结果作出全面深刻的理解,并能宽慰父亲。2、能联系实际畅谈自己父母心中的“台阶”,培养理解感恩父母的情怀。教学难点1、能结合文中有关语句,有感情地朗读并评价父亲身上体现的感人精神。2、能结合文本内容,对父亲实践梦想的结果作出全面深刻的理解,并能宽慰父亲。教学方法:   诵读法、品读法教学用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背影》引读,畅谈父亲。我们学了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感受到了一位关心、爱护儿子的“父亲”形象,那么,你能说说生活在你身边的父亲的点滴琐事吗?同学们说得很好,下面我们再来学习李森祥的小说《台阶》,来看看中国农民“父亲”又是怎样的形象?(板书标题)作者简介:李森祥(1956一):衢州人。1975年入伍,曾在嘉兴军分区某部工作,少校。1991年调南京军区政治部创作室任专业作家。1986年《烟雨楼》杂志发表处女作《半个月亮二、诵读积累,整体感知。1、学生快速自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2、出示问题,整体感知。①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②父亲怎样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三、情节复述,体会情感。要求改用第三人称,抓住能表现人物主要特点的情节复述。在复述的过程中注意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要口齿清楚,内容连贯,并富于感情。复述之后可组织学生进行适当的评价,对遗漏的内容进行补充。四、合作探究,研读赏析。设置问题情景一: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下面我们思考讨论一下,父亲这一形象是怎样塑造出来的。课文哪些情节最能表现父亲的形象?父亲的形象有什么特点?♂小结归纳(只要言之有理即可):设置问题情景二:[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作者为什么在老屋的三级青石板上用那么多笔墨?设置问题情景三:为什么新屋的主体工程写得简略,造台阶反而写得详细?详略是由中心而定的,题目是“台阶”,所以主体工程可以略写,造台阶则要详写。五、布置作业课后习题1、2第二课时一、语言品味,把握主题。1、语言品味:引导学生找出最受感动和最能表现父亲形象特点的语句,读一读,议一议。例:“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这一处描写表现父亲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不作心理描写?[来源:]2、把握主题:设问:这篇小说要告诉我们什么?学生讨论,教师归纳(只要言之有理即可):3、体会写法:请同学们整理收获,体验学法。讨论归纳:个性化的描写能突出人物的性格并突出文章的主题。把握阅读小说的一般方法。4、第五段中:父亲为何一年洗一次脚?为何洗了脚后

【练闯考】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6 台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072510724
  • 文件大小438 KB
  • 时间2019-02-1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