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东明滩区搬迁最新计划.docx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东明滩区搬迁最新计划关于XX滩区民生问题的调研报告XXXX乡是山东省两个纯黄河滩区乡镇之一,也是最大的纯滩区乡镇,在全省滩区半滩区乡镇中最具有典型性,其整体情况最能够全面地反映滩区的实际情况。XX年,在菏泽市“万名干部下乡”活动中,先后两批驻XXXX乡驻乡、驻村12个工作组,共计58人,会同乡党委、政府针对该乡滩区发展中存在的民生问题,通过进村入户、走访座谈、实地考察等形式进行了广泛深入调查研究。通过调研,大家一致认为,所谓的黄河滩区,其实就是分洪区和滞洪区。自从黄河大堤修建以来,大堤以内的滩区群众,就一直在为国家和民族做出着巨大的牺牲。由于长期以来受滩区特殊地理环境因素的制约,全乡经济基础非常薄弱,社会事业发展缓慢,各种民生矛盾和问题非常突出,当地政府解决起来困难很大。当前,滩区群众的民生问题特别应该值得社会各界的了解和关注,亟需国家政策的倾斜和支持。关于滩区群众的民生现状、问题及建议特形成此调研报告。一、基本情况 XX乡是黄河入鲁第二乡,属黄河下游,山东省最西端的一个乡镇。该乡由原王店乡、原XX乡于XX年合并而成。位于XX城西南,东临黄河大堤,西跨黄河两岸,与河南省长垣县接壤,南接焦元乡,北接沙窝乡,全乡总面积平方公里,东西最长16公里,南北最长公里,共辖37 个行政村,88个自然村。距县城最近的村庄距县城20公里,最远的村庄距县城48公里。其中近临黄河大堤的11个自然村已搬到大堤外沿,黄河东岸滩区76个自然村,西岸滩区1个自然村。现有堤内紧临黄河主河道而离黄河大堤最近的村是老君堂村,距黄河大堤2公里;紧临近黄河主河道距离黄河大堤最远的王高寨村,距黄河大堤8公里。该乡总人口万人,万亩耕地,10万亩滩涂地,其中黄河西岸有滩涂地万亩,2万人需过河种地。除万人在XX年搬迁到大堤外沿居住外,其余人口及所有耕地、滩涂地均在黄河大堤以内范围,俗称黄河滩区。黄河在该乡自西南向东北呈“S”型穿境而过,流长18公里,黄河标准化堤防13公里,高20米,宽200米,在该乡东边呈南北走向。在该乡南端的辛店集和最北端的老君堂各有一处控导工程,该乡群众把这两处控导工程连接起来,筑成了宽12米、高2米的土坝,俗称生产堤,总长达13公里。 XX年全乡工农业生产总值亿元,主要是以农业为主,工业几乎空白,全乡财政收入722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3120元,属全省最低,而其中一半的收入也是来自外出务工。建议:所谓“黄河滩区”,即是黄河两岸标准防洪大堤之间的区域。XX乡的基本情况说明,黄河下游滩区有着纵深的区域,黄河滩区可谓“地大人多”,其客观性不容臵疑。群众生产生活在黄河两岸防洪大堤之间。建议政府对滩区土地、人口、经济等各方面进行全面普查,全面客观地掌握黄河滩区的情况,在全社会予以公布。二、民生问题产生的历史缘由历史上,黄河既是哺育XX乡人民的母亲河,又是灾害不断的苦难河。在公元1855年前的300年间,黄河经江苏省流入黄海,XX百姓在这片安静的土地上耕耘收获,繁衍生息。清咸丰五年,黄河在河南兰考境内决口改道,行经山东流入渤海。由于当时没有统一的堤防工程,黄河自由泛滥,百姓深受其苦。但由于河岸附近泥沙长年积沉,地势较高,洪水顺势而下,水患对黄河岸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危害相对下游较轻。1875年,清朝政府开始在长兴及山东境内修筑黄河大堤,至1933年民国时期渐具规模,从而形成黄河滩区。

东明滩区搬迁最新计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kjafow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19-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