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知识点聚会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S?1vt2 :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频率在20Hz~XX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XX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第二章光现象知识归纳 :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红外线和紫外线。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 。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 :(1)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另外,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1)成像;(2)改变光路。 。球面镜包括凸面镜和凹面镜,它们都能成像。具体应用有:车辆的后视镜、商场中的反光镜是凸面镜;手电筒的反光罩、太阳灶、医术戴在眼睛上的反光镜是凹面镜。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的现象。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第三章透镜知识归纳 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它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也叫会聚透镜。 2、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照相机:原理;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2f 幻灯机:原理、成倒立、放大的实像,f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f2f)。如幻灯机。(3)物体在焦距之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6、凸透镜成像的动态情景:①当物体从二倍焦距以外的地方逐渐向凸透镜移近过程中,像逐渐变大,像距v也逐渐变大。但是,只要物体未到达二倍焦距点时,像的大小比物体要小;像的位置总在镜的另一侧一倍焦距至二倍焦距之间。②当物体到达二倍焦距之内逐渐向一倍焦距点移动过程中,像变大,像距v也变大。像的大小总比物体要大,像的位置总在镜的另一侧二倍焦距以外。③可见,二倍焦距点是凸透镜成缩小实像与放大实像的分界点。即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时所成实像小于物体;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内时所成实像要大于物体。④当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时,只能在与物体同侧的地方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因此,焦点F是凸透镜成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 : (1).要借助工具作图;(2)是实际光线画实线,不是实际光线画虚线;(3)光线要带箭头,光线与光线之间要连接好,不要断开;(4)作光的反射或折射光路图时,应先在入射点作出法线(虚线),然后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或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作出光线;(5)光发生折射时,处于空气中的那个角较大;(6)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发散后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相交在虚焦点上;(7)平面镜成像时,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经过镜后的像;(8)画透镜时,一定要在透镜内画上斜线作阴影表示实心。 8、与光的反射、折射现象相联系的光学器件及应用: 9、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透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 ,需要配戴凹透镜;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凸透
人教版物理知识点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