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天文总结.docx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最悠久、最系统、最丰富、最精确的天象纪录(2制作优异的天文仪器(3先进的天文历法(4独特的天文思想:盖天说,浑天说,宣夜说(5绵延数千年十分严密的天文学管理体制(:东汉张衡“水运浑天仪”:以观测者为中心,任意长为半径的假想球。天体视位置:天体在天球上的位置,或者说是天体在天球上的投影。:(1为什么天球的半径可以是任意的?(2天球仪上标识太阳、月球、行星与恒星有什么差别?是否有相对于天球的运动(3观测者移动位置对天球上的天体有影响吗?(4怎么表示恒星的绝对位置?可以用2个坐标表示(5怎么表示两颗恒星间的相对位置?唯一的大圆弧(6天体在天球上距离越近则实际距离也越近?:地面观测点为中心可以忽略地球半径时一致地心天球:地心为中心日心天球:::天轴:通过天球中心所作与地球自转轴平行的直线。天极:天球与天轴交于两点,分别称为北天极P和南天极P’天球赤道面:过天球中心与天轴垂直的平面。天赤道:天球赤道面与天球相截的大圆。(赤道)赤经圈:与天赤道垂直的大圆。赤纬圈:与天赤道平行的小圆。子午圈:过北天极的地平经圈或通过天顶和北天极的大圆。卯酉圈:与子午圈垂直的地平经圈。四方点:子午圈与地平圈相交两点称为北点和南点。卯酉圈和地平圈相交两点称为西点和东点。天赤道与地平圈相交在哪两点?东西天赤道与卯酉圈相交在哪两点?东西黄道面:通过天球中心所作与地球公转轨道面平行的平面。黄道:黄道面与天球所交的大圆。黄赤交角:黄道与天赤道的交角,约为23o26′。黄极:黄道的极点,称为北黄极和南黄极。二分点:黄道与天赤道的两个交点,称为春分点和秋分点。太阳沿黄道由南向北通过天赤道的交点为春分点,由北向南的点称为秋分点。二至点:黄道上与二分点相距90o的点。事实上是黄道上的最北点和最南点,分别称为夏至点和冬至点。与观测地点有关的点(有地方性):天顶、天底、四方点与观测地点无关的点:天极、黄极、二分点、二至点与观测地点有关的圈:地平圈、子午圈、卯酉圈、地平经圈与观测地点无关的圈:天赤道、黄道基圈:任意选定的大圆。主圈(始圈):任意选定过基圈极的大圆,或任意选定与基圈垂直的大圆。主点(原点):基圈与主圈的一个交点。副圈(终圈):经过给定点与基圈垂直的大圆。第一坐标:给定点与天球中心连线与基圈的夹角。第二坐标:主圈与副圈所夹的二面角。:地平高度h天顶距z(h+z=90o)第二坐标:方位角A,依左手系度量。(Z,A):天赤道(无地方性);主圈:子午圈(有地方性);主点:天赤道与子午圈在地平圈以上的交点,称为上点。第一坐标:赤纬δ或极距p,δ+p=90o。第二坐标:时角t,左手系度量。[性质]赤纬不随观测地点的变化而变化。恒星赤纬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观测点纬度、观测时间均影响时角。:赤纬第二坐标:赤经(右手系):黄纬第二坐标:黄经(右手系):: 即天文坐标、大地坐标和地心坐标。:经过天极和天顶(铅垂线)方向的半平面,即子午线所在平面。本初子午面:Greenwich子午线所在之子午面。天文纬度:当地铅垂线与天球赤道面之间的夹角(φ)天文经度:观测者当地的天文子午面与本初子午面之间的夹角(λ)正高:沿铅垂线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HZ)观测者纬度=点面夹角特点1:以客观存在的自然物征为基础;特点2:一点的坐标不能用其它点的坐标推导出;特点3:用于大地测量。:建立在参考椭球体-地球的几何模型之上。参考椭球体:是对地球近似的旋转椭球体。不同国家和地区采用不同的参考椭球体。参心:椭球中心(与地心不一定重合)。赤道面:过参心与椭球短轴垂直的平面。大地纬度:法线与参考椭球赤道面的夹角(B)大地经度:大地子午面与起始大地子午面构成的二面角(L)大地高:法线到参考椭球面的距离(H)特点1:参考椭球体是一数学表面;特点2:坐标可以相互推算;特点3:法线不一定过参心(椭球性质);特点4:用于计算和地图投影。:以地球质心为原点。(一般球坐标系)地心纬度:与地心的联线和赤道面之间的夹角(Ψ)地心经度:当地子午面与起始子午面之间的二面角(λ)地心距:到地心的距离(r)特点1:与当地地理特征无关;特点2:坐标可以相互推算;特点3:用于测量及描述飞行器的运动。:-恒星最主要的视运动成因:我们把天体由于地球自

天文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坐水行舟
  • 文件大小146 KB
  • 时间2019-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