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小城镇发展模式和规划.ppt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3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小城镇发展模式和规划
杨晓东
北京城乡创新发展博士研究会会长

(下)
1
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内容
公共资源有效利用规划,改善居民生活是规划的主要内容。
2
美国小城镇很重视规划
规划基本原则:一是尽可能满足人的生活需要,注重功能;二是充分尊重和发扬当地的生活传统;三是最大限度地绿化和美化环境;四是塑造城镇不同的特点和培育有个性的城镇。
小城镇建设资金由联邦政府、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共同承担,联邦政府负责投资建设连接城镇间的高速公路;而小城镇的供水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是由州和小城镇政府负责筹资建设;开发商则负责小城镇社区内的交通、水电、通讯等生活配套设施的建设资金。 政府在规划时,重视城镇特色,追求个性,避免了那种千城一面、万镇雷同的现象。
3
(二)合理确定小城镇定位,找准发展方向
全球化时代呼唤定位
定位就是定愿景
定位就是提高城镇竞争力(名片、信心)
定位就是经济(创造价值、节约)
定位决定成败(形象、品牌、活力)
一个好的定位,能够指明发展主线,明确发展目标,突出自身特色,挖掘发展潜能,能够极大强化城镇品牌形象,提升城镇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4
国内一些城市的定位案例
北京定位:国家首都,全国政治文化中心,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国际城市。
上海定位: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航运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将逐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
广东定位:国际城市(国家级中心城市)、中国南方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和对外交往中心,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广东省省会。
合肥定位: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区域性交通枢纽;长江中下游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5
上海金山区定位:“上海国际化工城”
大连旅顺口区定位:“现代化园林旅游城区”
广东花都区定位:“广州市工业发展区”
6
国际著名城市定位
水上之都威尼斯 港口之都鹿特丹 建筑之都罗马 音乐之都维也纳 时装之都巴黎 啤酒之都慕尼黑 狂欢之都里约热内卢 论坛之都达沃斯 会展之都汉诺威
7
一些经济开发区定位
首钢石景山工业区定位: “中国工业文化之都”
东营经济开发区定位:“中国北部沿海地区最具潜力的新型重化工业基地”
中科廊坊科技谷定位:“中国高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又称为“中国特色硅谷”
无锡经济技术开发区定位:“中国现代制造业总部城”
8
广东小榄镇——中国乡镇之星
小榄形成了五金制品、电子电器音响、食品饮料、服装制鞋、化工胶粘、印刷包装六大支柱产业全面发展。
截至2004年底,全镇共有国家、省名牌名标41个。其中,“中国名牌产品”4个、“中国驰名商标”2个、“国家免检产品”5个、“广东省名牌产品”18个、“广东省著名商标”12个。华帝、长青、建华三家企业荣获首届“广东省民营百强企业”称号。
改革开放初期,小榄镇利用珠江三角洲的地利和其拥有的众多旅港澳、海外侨胞的人缘优势,引进了一批“三来一补”企业,以“借船出海”的方式,为经济发展积累了必需的资金和先进的管理经验。
上世纪80年代末,利用国家对乡镇企业的优惠政策,发挥“船小好掉头”的优势,迅速发展了一大批乡镇企业,壮大了集体经济实力。
又于90年代开始,面对大中型企业“猛虎下山”的激烈竞争,及时调整了发展策略,提出了“船大好冲浪”的口号,关、停、并、转了一批作坊式的小厂的效益不佳的“夕阳企业”,重点扶持乐百氏、固力、长青、永大等集团公司加速发展。
90年代末又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积极引导集体企业转制,实行集体资产“无风险”经营。引进国外有实力的财团和国内知名企业投资设厂,努力借助外资内资发展地方经济。
一些小城镇定位由来
9
温州龙港镇——中国印刷城

先后获得了“中国印刷城”、“中国礼品城”、“中国印刷材料交易中心”和“中国台挂历集散中心”等四张“国”字号金名片。
有印刷企业480多家,全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纸张和油墨生产厂家在龙港设有办事处或直销点,形成了不干胶印刷、软包装印刷、纸张印刷、防伪商标印刷、电脑织唛等系统印刷及辅助材料生产、供应、印前、印中、印后及庞大销售网络相配套的立体型的高效协作,高度统一的印刷社会化大生产的体系。
龙港的印刷业的发展始于改革开放,当时主要从事饭菜票、各种徽章及学生作业簿的生产。随着经济迅速崛起,龙港印刷业依托灵活的市场经营机制和快速的技术进步脱颖而出,迅速发展,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从低到高的发展壮大过程。
龙港于1984年建镇。建镇之初,在全国率先推行土地有偿使用、户籍管理制度和发展民营经济等三大制度改革,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农村城镇化的路子,成为中国农民自费建城的样板,被誉为“中国第一座农民城”。
10

小城镇发展模式和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bggqyk17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