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反贪污贿赂工作情况汇报.docx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反贪污贿赂工作情况汇报如何推动反贪污贿赂工作的深入开展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腐败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政府的最大敌人,其最严重的表现形式是贪污贿赂犯罪,本文首先梳理了目前我国反贪污贿赂存在的问题,进而分析了贪污贿赂犯罪的特征,最后对如何推动反贪污贿赂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几点建议。关键词贪污贿赂腐败检察犯罪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157-02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贪污贿赂犯罪逐渐成为国际上关注的重要问题。腐败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政府的最大敌人,其最严重的表现形式是贪污贿赂犯罪,它极大地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正义,破坏着政治的清明。各国政府都在追求高效的管理、廉洁的政府以及经济无腐败的繁荣,并为之奋斗。寻求合理措施反贪污贿赂也已经成为我国执政之国的重要内容。一、目前反贪污贿赂工作存在的问题近些年来,我国贪污贿赂犯罪案件越来越多,国家下大力度开展了反贪污贿赂犯罪工作,但是由于检察工作人员本身的素质问题和我国反贪污贿赂工作机制有待创新,导致目前我国的反贪污贿赂工作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检察工作人员重结果轻程序由于受传统官本位观念的影响,在办案过程中会出现违法办案的情形,注重案件的结果而忽视办案程序,有些甚至进行变相逼供或刑讯逼供;不通过正当的程序和理由变相延长办案时间;对法律文书的时间私自进行修改;剥夺犯罪嫌疑人的陈述和申辩权利等。这些情形的出现是因为某些检察工作人员在办案过程中没有恪守检察人员的职业道德,利用权利谋取私利。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道德观,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形象和权威受到严重影响。反贪污贿赂工作缺少预防和创新大部分检察机关缺少对贪污贿赂的预防工作,只满足于每年办理的贪污贿赂犯罪者以及贪污贿赂案件的数目,没有对犯罪者和犯罪嫌疑人的背景、贪污贿赂的原因做进一步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措施缓解类似事件的发生。只是为了完成上级检察机关布置的任务,对贪污贿赂案件的案源往往不会进行深挖。此外,目前检察机关工作机制也缺少创新,依然采用陈旧的工作模式和体制,加之检察工作人员的侦查技术和知识技能的落后,在进行检察工作时往往错失良机,使得部分犯罪者未能被查处,依然逍遥法外。反贪污贿赂工作办案流程反贪污贿赂工作办案流程线索受理 1、反贪局受理的案件是贪污贿赂等十二种职务犯罪案件,对于不属本局管辖的有关犯罪的报案、控告、举报、自首,应及时移交有管辖权的主管机关。 2、受理的案件线索由内勤统一管理,登记造册,并分类管理。 3、对审批后的线索,内勤要按领导批示分别处理;批交查办的,登记编号后交由主办检察官查办,并严格履行交接登记手续;批示暂存待查和需长期保有管的,登记存入线索库,待时机成熟时查办。 4、案件线索按保密规定严格管理,确保无丢失,毁坏、泄密。案件初查 5、初查线索需报主管检察长批准,并由初查人填写受理案件登记表、提请初查报告,由主管检察长审批后方可初查。 6、主办检察官收到线索后,要确定重点认真审查,可以进行必要的调查核实,不得积压不办。线索审查期限一般为一个月,审查核实后认为不需要初查的,制做不予初查的审查结论报告,写明被举报人的自然情况、举报的具体内容、查明的事项及相关的依据、不予初查的理由,呈报局长、主管检察长审批。经批准后,停止审查,并将举报信、审查结论报告和其它相关材料装订成卷交内勤归档。 7、不予初查的结论报告未被领导批准的,主办检察官应继续调查核实,或按规定进行初查,也可更换承办人重新审查。 8、审查核实线索应秘密进行,不得对被举报人采取强强制措施和查扣冻结被举报人财产;不经批准不得接触被举报人。 9、侦查工作中自行发现的案件线索和科室接到的举报线索,按上述规定交内勤履行登记、编号、审批手续,不得擅自查办。 10、主办检察官对案件线索审查核实后,认为需要初查的,由承办人填写《受理案件登记表》《初查登记表》报局长、主管检察长审批,经批准后,开始初查。 11、案件决定受理三日内,承办人到内勤登记受案台帐。 12、初查一般不公开进行,一般不接触被查对象,确需接触的,需经批准,不得对初查对象采取强制措施,不得查封、冻结、扣押被查财产。 13、初查结束后,承办人制做初查结论报告,呈报局长、主管检察长审批,符合立案条件的,进入立案程序;不符合立案条件的,制作《提请不予立案通知书通知书》,连同证据材料交综合科审查,呈报领导审批,经局务会讨论后,填写《不予立案通知书》,装订装订成卷交内勤归档。 14、不予立案的案件,如果是被害人控告的,应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写明案由和案件来源,决定不立案的原因和法律依据,在十五日内送达控告人,同时告知本院控申部门。对于未构成犯罪而决定不立案,但需要追究党纪、政纪责任的被举报人,应当移送有关主管机关处理。 15、初查结论报告未被领导批准的,主办检察官重新

反贪污贿赂工作情况汇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glfsnxh
  • 文件大小22 KB
  • 时间2019-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