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合同法法定解除权.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合同法法定解除权行使合同法定解除权的条件一、相关法条《合同法》第六十八条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 丧失商业信誉; 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当事人没有确切证据中止履行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第六十九条当事人依照本法第六十八条的规定中止履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对方提供适当担保时,应当恢复履行。中止履行后,对方在合理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适当担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第九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二、法条解析按照《合同法》解释,行使法定解除权的情况可以归为以下两种: 因不可抗力产生法定解除权,来自第94条第1款第1项的规定; 因合同一方违约而产生的法定解除权。因不可抗力产生法定解除权 1、不可抗力的具体情形我国法律对隶属不可抗力的情形没有明确规定,但是基本可列为以下几项: 自然灾害,如水灾、地震、台风、海啸等; 政府行为,即当事人订立合同后,因政府发布新的法律和行政法规而导致合同客观上不能履行; 社会突发事件,如战争等社会事件的突然发生。 2、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解读合同目的是指合同双方当事人订立合同时所追求的经济目的,而经济目的就是当事人所获得的使用价值。因此,“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指的是根本不能实现获得使用价值的目的。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这种情况应考虑时间对合同的重要性,如因时间因素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至关重要,违反了合同约定的履行期限,将导致合同目的不能实现,那么另一方当事人有权解除合同。例如,季节性很强的货物,如果债务人迟延交货,将影响商业销售,债权人的利益将受到极大损失,无法实现订立合同目的,债权人就有权解除合同。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例如债务人交付的货物不符合合同约定的质量要求,采取修理等方式仍不能实现债权人订约目的,债权人也有权解除合同。依此规定,当事人一方有违约行为并不必然导致另一方享有解除权,只有在一方实际违约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即违约属于“根本违约”时,另一方才享有解除权。因合同一方违约产生的法定解除权 1、合同一方在合理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适当担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 2、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3、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4、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5、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特定一方有人以解除权的有以下几种情形,无需对方违约,当事人亦有解除权: 1、合同法195条,赠与人经济状况显著恶化。 2、合同法2(来自:写论文网:合同法法定解除权)32条,不定期租赁当事人。 3、合同法268条,承揽合同订做人。 4、合同法308条,货运合同托运人。5、合同法337条,技术开发合同当事人。 6、合同法410条,委托合同当事人。 7、保险法14条,保险合同之投保人。

合同法法定解除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iang1982071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19-02-1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