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湿疹的病因以及治疗.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湿疹的病因以及治疗
全网发布:2011-08-21 20:19 发表者:隋克毅(访问人次:3839)
湿疹的病因
 湿疹病因复杂,致敏因素较多,往往不易查清,即使查清,也不易避免或消除,这导致湿疹顽固难治和易于复发,概括起来,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驻马店市中医院皮肤性病科隋克毅
:可出现过敏性皮炎、哮喘、荨麻疹等:不能耐受生活和工作中的许多对正常人无害的刺激,斑贴试验时可对多种物质发生阳性反应,即使除去某些致敏原,湿疹皮损也不易很快消失。

体内感染病灶:慢性胆囊炎、扁桃腺炎、齿龈炎、肠寄生虫等;
内分泌及代谢障碍:糖尿病、月经、妊娠等;
肢体血循环障碍:下肢静脉曲张;
神经精神因素:精神紧张,过度疲劳,神经受损(患侧易发生湿疹)。
 
食物:鱼、虾、蟹、牛羊肉等
吸入物:花粉、尘螨、皮毛、皮屑等
微生物:体表的化脓性球菌、浅表真菌的感染
物理因素:日光、寒冷、湿热等气候变化
化学物品:化妆品、洗涤剂等
,原因不同
手部湿疹: 除特应性素质外,部分患者的发病可能与职业、情绪和气候等因素有关。洗涤剂等刺激往往使病情恶化。
乳房湿疹:常与哺乳和局部刺激有关,停止哺乳和局部刺激,症状可迅速改善。
外阴、阴囊和肛门湿疹:由于神经分布丰富,局部瘙痒剧烈,常因过度搔抓、热水烫洗而导致长期反复发作。
汗疱疹:病因不清,过去认为是由于手足多汗,汗液潴留于皮内而引起,现在多认为是一种内源性皮肤湿疹样反应。好发于春夏季节,每年定期发作,入冬自愈。金属镍、铬的系统性过敏及精神因素与发病有一定的关系。
总之,湿疹的发病往往是诸多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其发病机制可能与迟发型变态反应有关。
如何治疗湿疹?
湿疹的治疗宜根据患者的个体化需求,兼顾患者的年龄、疾病的严重程度、部位、是否存在感染、对过去治疗的反应及经济状况等综合考虑。
:如发病期避免辛辣食物及酒类,有鱼虾过敏者忌食鱼虾;避免热水烫洗;消除体内慢性病灶及其它全身性疾患;保持情神愉快,不宜过度劳累,避免紧张。

1) 急性期可选用钙剂、维生素C、硫代硫酸钠等,或用普鲁卡因静脉封闭疗法。如合并感染者,应加用抗生素。
2) 抗组胺药:如酮替芬、赛庚定、羟嗪、苯海拉明等传统镇静抗组胺药主要应用于晚间瘙痒者,第二代较少镇静作用的抗组胺药(西替利嗪或左西替利嗪、氯雷他定或地氯雷他定、咪唑斯汀、依匹斯汀等)具有抗过敏、抗炎作用。
3)糖皮质激素:具有抗过敏、抗炎、抗增生及免疫抑制作用,起效迅速而作用肯定,对病重及—般治疗不能控制者,可考虑短期用药,但宜逐渐减量,以免反跳。原则上尽量不用或少用,尤其是儿童。
4)免疫抑制剂:对病情严重及—般治疗不能控制者,可考虑酌情选用雷公藤制剂、硫唑嘌呤等,需密切监视不良反应。
5)免疫调节剂:重组人Y一干扰素、胸腺肽、转移因子或介苗多糖核酸注射液等。
6)抗生素:细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在皮肤上繁殖,往往加重湿疹,可选用大环内酯类、头孢类或喹诺酮类抗生素,中成药丹参酮胶囊也可选用。
7)其他:甘草酸二铵、抗白三烯(如孟鲁司特、扎鲁司特)、沙利度胺及中医药等可选择应用。

   根据皮损形态特点

湿疹的病因以及治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rp539602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