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旋毛形线虫(旋毛虫) Trichinella spiralis.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2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旋毛形线虫 (旋毛虫) Trichinella spiralis
旋毛虫形态
成虫形态
线形
体小,-4mm
虫体前端咽管约占虫体的1/3-1/2
雌虫的阴门位于体前1/3处
幼虫形态
在宿主肌肉组织内形成幼虫囊包(幼虫-营养细胞复合体)
囊包长梭形,其长轴与肌肉纤维相平行

囊内卷曲有1-2条幼虫
旋毛虫形态
旋毛虫生活史
被感染者
(猪、鼠、熊等)
(感染阶段)
(人、猪、鼠等)
成虫(小肠壁)
幼虫(肌肉内形成囊包)
经口
感染
肌肉内幼虫囊包
成虫和幼虫均营寄生生活,寄居于同一宿主体内,无体外发育
成虫寄生部位、寄生状态
雌虫直接产出幼虫,无虫卵期(卵胎生)
幼虫的移行与定居
成虫与幼虫的寿命
旋毛虫生活史
生活史特点
成虫与幼虫在同一宿主体内寄生
(成虫幼虫)
完成生活史必须转换宿主
(幼虫成虫)
卵胎生
幼虫囊包为感染阶段
生食含幼虫囊包的动物肉而感染
旋毛虫生活史
旋毛虫致病
致病过程可分为三期
侵入期(肠道期):
约感染后1周,消化道症状
幼虫移行期(急性期):
约感染后2-3周,全身性症状明显
成囊期(恢复期):
约感染后4-6周,病情好转或恶化
河南旋毛虫病的临床特点
肠道期症状不明显
低热(T - ℃)
眼睑及颜面部浮肿多见
全身酸困、乏力,剧烈肌痛不明显
死亡率低,预后较好
原因与感染度较低有关
旋毛虫病的诊断
流行感染史
病原学检查:肌肉活检
剩肉压片检查协诊
免疫学诊断:
ELISA, IFAT, IgM早于IgG出现
早期诊断标准
发病前1周有食动物肉的历史
临床上以发热、肌痛、颜面水肿为主征
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肌肉活检查出幼虫或ELISA/IFAT抗体阳性
旋毛虫病的诊断

旋毛形线虫(旋毛虫) Trichinella spiralis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rrfsyq836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