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均田免赋不纳粮的政策,算不算是废除农业税?路过,顺便问一下。似乎很多农民军起义之初,都干过类似的事情。1楼2007-03-2212:04我也说一句北军张七郎通直郎8看表面意思,似乎是全面废除。回复收起回复2楼2007-03-2212:06都去吃大户了,等到大户吃完了,财政就无法支撑了,要么走回封建土地制度的老路,要么垮台,怪圈一个。回复收起回复3楼2007-03-2212:11举报|个人企业举报北军张七郎通直郎8李自成这个政策有利于短期内得民心,进而扩充军力,得到更多的粮食,进一步动摇明朝的基础。复4楼2007-03-2212:14谢谢指教。但这种政策注定也只是“短期”而已。回复收起回复5楼2007-03-2212:15顺耳同意3楼。流寇相对于官军,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可以明火执仗的劫掠,然后用打劫来的“浮财”充作军饷,顺便收揽民心。(不像崇祯,还要打躬作揖地向权臣贵戚们借钱。)如果李的“大顺朝”真的站住了脚,呵呵,那帮农民...想不纳粮?~~回复收起回复6楼2007-03-2212:26北军张七郎通直郎8我的看法略有不同。第一,这个政策的确是短期的,因为一旦有了政权的基础,李自成是不会真的不纳粮的,设官管理是必然的,其实,即便是在提出这个口号的时候,其目的也是为了纳粮更容易些,你想,农民都感念你了,你去买粮当然方便,你去筹粮他当然配合,实际上这还是变相的纳粮。第二,我对顺耳兄的“流寇相对于官军,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可以明火执仗的劫掠”这个说法不很苟同,因为明末之所以农民暴动,很大的一个原因是明军的兵匪行为猖獗,搞得民不聊生,李自成起义的前期,打的口号是“剿兵安民”,明火执仗的,恰恰是官兵,而非起义军。当然,不排除起义军也有这类情况,但是总体来讲,纪律好过官军。道理也很简单,你在这里落草,兔子不吃窝边草嘛。明军则不然,杀良冒功、劫掠百姓的事件层出不穷,这就是明军屡屡落败的原因之一,根本得不到当地人的支持。李自成起义之初,他的老八队在义军中的纪律算是首屈一指的。崇祯向外戚借钱,自然是为了军费,但军费之所以不畅,并非是朝廷无钱给饷,而是被当官的扣了,也正因为如此,军饷欠得太厉害,才有了无穷的兵匪事件。回复收起回复7楼2007-03-2212:37顺耳呵呵,不排除“纪律好过官军”的个案。但要是说“总体来讲”,个人看法:“起义军”的粮饷基本上都是抢来的(而不是“屯田”或者“大生产”解决的);而官军的粮饷和装备大都是通过合法—当然,李自成不承认其“合法性”—途径筹集来的。之所以给人“明军的兵匪行为猖獗”的感觉、给李自成们“剿兵安民”的口实,是因为官军可能是抢了一万户农民、筹了五千担粮食,而李自成杀掉一个福王就能搞到成千上万倍的粮食。6楼的“劫掠”,主要指的就是这种“大买卖”。至于牵两头牛、抢三五斗麦子,价值不大。(个人对“打土豪”和“分浮财”...一向没有好感,无论是15世纪的还是20世纪的。)回复收起回复8楼2007-03-2212:48举报|个人企业举报垃圾信息举报我也说一句北军张七郎通直郎8官军的粮饷和装备大都是通过合法---------------其实不合法,打着国家的名义去抢劫而已。给李自成们“剿兵安民”的口实,是因为官军可能是抢了一万户农民、筹了五千担粮食,而李自成杀掉一个福王就能搞到成千上万倍的粮食。----------------------
李自成均田免赋不纳粮的政策,算不算是废除农业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