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巧》教案示例教学目标: 1、认识“乞、霄、”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情感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并愿意讲给别人听。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同学们,我们祖国的文化源远流长,而古诗更是文化宝库里一颗璀璨的明珠。这一年来,老师与你们共同诵读了许多经典的古诗名句。那在你的“古诗积累本”中,积累了哪些和中国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呢?找出来,读给大家听。学生诵读《清明》、《元日》、《寒食》、《九月九日亿山东兄弟》等 2、师:同学们读的真好,那同学们在平时学习古诗时,有什么好的方法吗?把你的好方法介绍给大家吧!你可以先说说吗?(提名学生回答) 举例:我会多读几遍来理解诗的意思; 我会看注释,查字典来理解; 我会把诗背下来,或者记在古诗积累本中; 我会上网查资料或者看课外书; 我会去了解诗人和朝代; 我会向同学、老师、爸爸妈妈请教。 3、师:原来学习古诗有这么多的好方法啊!可以多读、多背、多记,也可以查字典、查资料、看注释,还可以向别人请教。那就带着这些好方法,再来学习一首和中国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吧! 二、初读自悟 1、师:请同学们读出课题。看看这个“乞”字,你想提醒同学们在书写时注意什么呢? 学生读题。板书:乞——气。师:乞字中间少一横。同学们在书写的时候,可一定要注意哦!再读读课题。学生读题。 2、师: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林杰所写的。这是一位精通书法棋艺的诗人,而且非常的聪明,六岁的时候就能写诗。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他的一首诗。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读一读,请记住,读书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所以在读的时候,注意读准每个字的字音。指名学生练读。师:大家仔细听听,他读准了字音了吗?谁能把字音全部读准?(指名读) 3、正音(1)播放媒体资源中课件中的课文朗读动画,要求学生注意发音: 中的(2)播放媒体资源中课件中的生字动画,让学生学习“乞”等生字的知识。 中的 (3)教师指导: 师:大家发现了诗的第一行有两个字的读音是一样的吗? 板书:宵—霄师:那你怎么来记住这两个字呢? 举例:“宵”字是宝盖头,“霄”字是雨字头师:那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呢?快向字典请教吧! 让学生查字典,提名让学生回答。举例:“宵”是晚上,“霄”是天空师:字典真是我们学习上不可缺少的好伙伴啊!来,我们再齐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学生齐读古诗。 4、师:现在请你找到你身边的同学,用上你们的好方法,结合课文的注释和课后资料袋里的内容,来了解这首诗说了什么。想一想,议一议,没弄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等全班交流的时候提出来解决!五分钟够吗?开始吧!(学生讨论) 5、师:时间到!谁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学生说)通过你们的合作学习,我们了解了古诗的大概意思,也正应验了孔子的话:三人行(生:必有我师焉),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就要学会与他人交流,向他人请教! 6、师:现在老师有几个问题,谁能解答一下? (1)“碧霄”是什么样的呢? (2)诗句中的“乞巧”是什么意思? (3)“穿尽红丝几万条”是什么意思? 提名学生回答。三、品读鉴赏 1、师:刚才的那几个问题,小朋友们不会没关系,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理解这首诗。要理解《乞巧》这首古诗的意思,得先了解我国四大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之一的牛郎织女的故事,你们知道吗?(知道) 出示图片: 师:哪个小朋友给大家讲
三年级下册《乞巧》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