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幕配画外音】今天我们可以看到的许多有关于张居正的小说或者是影视剧中,都有很长一段关于张居正是如何与当时的内廷太监冯保勾结在一起,阴谋陷害当朝的内阁首辅大臣高拱,并让自己最终取而代之的惊人故事。而当我们探寻这种说法的源头,却发现在一直被我们奉为正史的《明史》大概也是这样记载的,因此今天的我们也就对张居正与大太监冯保的勾结深信不疑。但今天郦波老师竟然要破天荒地说这让人毫不怀疑的一切都是假象。那么郦波老师手里难道有什么有力的证据?他究竟凭借什么竟然敢于挑战《明史》的记载?在当年那一段复杂的历史上,张居正究竟有没有与大太监冯保狼狈为奸,陷害了当朝首辅大臣高拱,并且自己最终取而代之?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郦波副教授,与我们共同在《明史》的字里行间,寻找历史留给我们的蛛丝马迹,让被掩盖了数百年之久的历史真相重见天日。为你讲述《风雨张居正》第十集“可疑的勾结”。【郦波】朋友们大家好!上一讲我们在“宰相打架事件”中,说到那位山东大汉殷士儋,差点就在这个大庭广众之下挥老拳揍了高拱一顿,幸亏张居正挺身而出,在殷士儋的老拳下解救了高拱。虽然说殷士儋打人未遂,但是也不好意思在官场再待下去了,自个就卷铺盖走人了,打辞职报告回老家了。高拱虽然挨了一顿羞辱,但好在:一拳头没落下来,没打在他头上;二他最看不上眼的殷士儋、内阁里最后一个仇人、他的敌人也给他赶走了,这时候内阁里就只剩张居正和高拱两个人了。说隆庆五年的十二月殷士儋被赶走之后,高拱迎来了自己的六十大寿,在喜气洋洋的六十大寿之后,高拱突然发现本来以为没敌人了,原来还有一个最大的敌人在自己身边呢!谁呢?张居正。按《明史》的说法两个人这时候突然反目成仇了,由原来的明争暗斗一下子就进入了生死的搏斗,跟一切政治斗争一样最终都有成王败寇的结局,《明史》的说法是张居正最终取得了胜利,而在此前政治斗争中一直长胜不败的高拱,这回如大江东去一去不回了,政治生命彻底结束了。但是按《明史》的说法,张居正虽然取得了最后的绝对胜利,但他这个胜利,按《明史》的说法那是不怎么光彩的,也就是说是耍了手段、使了阴谋的。因为《明史》是一部正史,所以这种论调对后来的影响就很大,历来有关张居正的不论是传记作品、文学作品,还是一些影视作品,在这一点上都大肆渲染,大肆渲染高拱和张居正之间,这种尔虞我诈的政治斗争。说老实话我个人对《明史》的这种观点、包括这种叙述方式非常不认同,这两讲我们就来辩析一下,看看历史的本来面目到底是什么样? 我们通过“妙计初安天下”的国防大事和“宰相打架事件”生活小事,分析了高拱和张居正在政治上的盟友关系,以及在私人生活上的朋友关系,要说张居正和高拱最后发展到了生死搏斗的程度,那就首先要问一个为什么两个人原来那么好的朋友关系,后来也恶化到这种地步了呢?根据《明史》的记载,我仔细检寻了一下,发现《明史》里头记载的有关张居正和高拱两个人,导致他们发展到生死博斗这一地步的矛盾只有两个:第一个是徐阶对张居正的重视重用。这个我们以前经常提到过,徐阶板倒了严嵩之后,在隆庆元年推行拨乱反正的工作,《明史》的说法是徐阶“独与居正计,拱心弥不平”,就是徐阶跳过了内阁中其他的成员,单独和在内阁里排老末的、可以说是资格最浅的张居正,一起策划了这件很得人心的事情。尤其是跳过了隆庆最敬爱的老师高拱,所以这个高拱心里很不平衡,当然我们说这句“拱心弥不平”、不平就是不服气,
10 可疑的勾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