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替代定理的验证实验报告.docx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替代定理的验证实验报告实验题目:电路基本定律定理实验班级:无44学号:XX姓名:刘笑凡日期: 实验目的 、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最大功率传输定理和替代定理的理解;,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一、预习利用实验室现有条件设计一个电阻网络,该网络至少含有2个独立源、至少含有两个环路,且每个环路至少含有3个元件。 1)测量各元件上的电压并计算得到流过的电流,分别验证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和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电路图: 2)电压,验证叠加原理。3)选定从某一支路或某一元件两端看进去的网络为研究网络,通过测量该网络的开路电压和等效内阻,构造该网络的戴维南等效电路。分别对原电路和等效电路测量该网络的外特性,并进行比较,进而验证戴维南定理。选定去掉R3和V2、从AB端口向左看的网络: 4)LL阻值变化的曲线,记录R为多大时,功率最大,从而验证最大功率传输定理。5)用一电压源替代上述支路或元件,测量其他支路上的电压并计算得到电流,验证替代定理。电路图: 二、实验数据三、实验数据整理及实验结论 1. 测量各元件上的电压并计算得到流过的电流,分别验证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和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2. R3R1R2∵在误差范围内,VR1+VR2=V1,VR2+VR3=V2,∴KVL得以验证。选定某一支路或某一元件为对象,分别测量独立源单独作用和共同作用在该对象的电压,验证叠加原理。3. ∵在误差范围内,V1+V2=V共,∴叠加原理得以验证。选定从某一支路或某一元件两端看进去的网络为研究网络,通过测量该网络的开路电压(4V)和等效内阻( Ω),构造该网络的戴维南等效电路。分别对原电路和等4. ∵在误差范围内,VL=VL’,∴KCL得以验证。接入一个可调电阻作为上述网络的负载电阻RL,通过测量画出负载RL上的功率随RL阻值变化的曲线,记录R 为多大时,功率最大,从而验证最大功率传输定理。3中指出网络的等效电阻为Ω∵根据图像及表格,RL=Ω时PL最大,∴最大功率传输定理得以验证。用一电压源(4V)替代上述支路或元件,测量其他支路上的电压并计算得到电流,验证替代定理。5. ∵根据表格,替代定理得以验证。四、误差分析(以下所以理论值由Multisim模拟得到) 叠加定理和替代定理一、实验目的 ,而替代定理则对线性电路和非线性电路均适用二、实验原理与说明 :多个独立电源共同作用的线性电路中,在任意一个支路中所产生的电压和电流响应,等于各个电源分别单独作用时在该支路所产生的电压或电流响应的代数和。注:电压源不工作时,短路处理,用一根理想导线代替电流源不工作时,断路处理,从电路中拿掉——叠加定理只适用于线性电路,对非线性电路不适用 :若电路中某支路电路压u或电流i已知,则次电路可用电压US=U的电压源或iS=i的电流源代替,替代前后,电路中各支路电压、电流不变。——替代定理则对线性电路和非线性电路均适用三、 US1=8US2=5V R1=1002=200Ω图4-1叠加定理按图4-1接线,稳压二极管接入电路时的极性如图4-1所示,它处于反向工作状态,其稳定电压约~。测量电压源单独作用及共同作用时的各

替代定理的验证实验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iao19720107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19-02-2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