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年活动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我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提升农村公路综合管理和服务水平,推进管养工作规范化、常态化。根据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年活动总体方案的通知》(厅公路字[2011]167号)、省厅《山东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年活动实施方案》和《山东省农村公路管理条例》有关要求,结合我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交通四化管理为抓手,坚持高位突破、率先发展、持续发展的理念,遵循“以县为主、分级负责,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全面管养、保障畅通”的原则,认真贯彻落实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积极推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转方式、调结构,实现农村公路向“建养并重、均衡发展、建即有养、养即到位”转变,促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方便农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二、任务目标
(一)总体目标:继续稳步推进农村公路管理体制改革,
构建责任明确、运转高效的农村公路管理体制和养护运行机制,建立较为完善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规章制度体系和标准规范体系,农村公路技术状况和区域网络结构明显改善,依法治路和管理水平明显提高,路网整体服务水平和安全保障水平更加有力,路网协调管理能力、通行保障能力、应急处置能力明显增强,努力实现交通运输部提出的“四个提高”、“五个到位”任务,逐步实现管理决策科学化、养护作业规范化、路网管理信息化、养护服务精细化、路政管理法治化的目标,确保养护管理工作总体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公众安全便捷出行服务的需要。
(二)具体目标:通过开展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年活动,达到以下几个主要指标:
、乡级农村公路管养机构。县乡人民政府设立农村公路管养机构比例达到100%,机构人员编制数量、专业人才配备、层次结构科学合理。
%;县道经常性养护率达到100%;乡道经常性养护率不低于70%、村道不低于60%,且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
3. 县道文明示范路建成比例不低于80%,乡道不低于20%,适时开展村道文明示范路建设。
、乡镇人民政府按市级要求,足额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纳入本级公共财政投入预算,建成长期稳定的管理养护资金渠道
。
、桥隧构造物、沿线设施等技术状况达到技术标准及规范要求;路面技术状况(PQI)得到较大改善,优良路率达到70%以上,且逐年稳步提高;路面(PQI)中等以上路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达到90%以上的,应保持稳定。
,全面完成县、乡公路危桥改造任务,适时启动村道危桥改造工作。
7、农村公路安保设施不断完善,所有风险点全部制定并采取了具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在活动实施期间,全面完成我市县道、乡道的安保改造任务。
、中修工程(含预防性养护)里程不少于总里程15%。
,基本建立区域路网管理与应急处置中心平台体系。
,绿化率逐年提高;全市农村公路平均绿化率每年提升一个百分点,县道、乡道、村道单项绿化率指标达到95%以上的,应保持稳定。
,执法人员服装和基层站所标志标识统一规范,服务环境优化,建成一支素质高、业务强、纪律严、作风硬、反应快的路政执法队伍。
三、活动内容:
管理养护年活动遵循“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养护优先、依法治路、体制创新、科技支撑”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如下:
(一)建立责任明晰的管理养护体制。
各县区要立足辖区农村公路管养工作实际,大力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逐步构建“层级清晰、事权明确、责权一致、运转高效”的管理养护体制。要继续巩固县、乡人民政府管养农村公路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分清事权,实行分级管理,理顺层次关系;要果断采取有力措施,督导乡镇政府规范履行管养农村公路的行政职能,尽快成立专门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机构,合理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足额安排办公经费,实现农村公路管养的规范化、常态化;要进一步研究政策变化,认清农村公路改革发展前进方向,摸清路网管理工作特性,把贯彻《农村公路管理条例》作为引领农村公路体制规范化的有力抓手,不断推进管理体制创新,最终形成县、乡、村三级责任主体职责明确、机构健全、养护资金足额到位且专款专用的良好体制。
(二)建立运转流畅的管理养护运行机制。
各县区要进一步建立完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运行机制,形成长效化支撑,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环节控制,推行精细化管理。
各县区要针对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特点,加强养护工程计划、设计、招投标、施工、质量、验收等环节
东营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年活动实施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