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实验报告自由落体高一(共7篇) 1/49 2/49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 3/49 4/49 5/49 高一物理自由落体运动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 ,知道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理解自由落体运动是在理想条件下的运动,知道它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 ,知道它的方向,知道在地球上不同地方,重力加速度大小不同。 ,并能够运用自由落体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过程与方法 ,采取实验室的基本实验仪器—打点记时器,记录下运动的信息,定量地测定重物自由下落的加速度,探究运动规律的同时让学生进一步体验科学探究方法。 。 、根据现象进行合理假设与猜想的探究方法。 ,归纳总结自由落体的加速度g随纬度变化的规律。 ,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去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讨论和交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及表述能力/。 ,在研究物理规律的过程中抽象出一种物理模型—自由落体 ,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教学重点重点是使学生掌握自由落体的速度和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自由落体的特征是初速度为零,只受重力作用(物体的加速度为自由落体加速度g)。教学难点是演示实验的技巧及规律的得出,介绍伽利略的实验验证及巧妙的推理。教具牛顿管、硬币、小纸片、打点记时器、刻度尺、铁架台、纸带、重物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内容复习提问s1∶s2∶s3=1∶4∶9sⅠ∶sⅡ∶sⅢ=1∶3∶5 引入新课演示:多种小物体的下落。我们都见过雨滴、雪片从天而降,树叶飘落,苹果坠地以及石子落入水井中,上述物体都是受到重力作用而竖直下落的。落体运动:指出在地面附近的任何物体,脱离支持物后,竖直落向地面的运动叫做落体运动。研究落体运动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我们通过坠落的石子来测量井口到水面的深度;飞机空投人员和货物时使用降落伞以减小着地速度等都用上了自由落体运动的相关知识。引入新课历史回顾及实验演示1:取一枚硬币,一枚与硬币等大的纸片,让它们从同一高度同时下落,观察下落情况。结论:“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 (Aristotle)的认识从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17世纪,这种观念统治了人们两千多年之久。 (Galileo)的贡献(1638年) 两个物体mA>mB分别由同一高度下落,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的快,当把两物体捆在一起仍从同一高度下落情况会是怎样呢? 结论: ①整体分析:当把两个物体捆在一起时mC=mA+mB,因为新组成的物体比上述两个物体中的任一个都重从而下落的应最快。②局部分析:A物体下落的快,受到一个下落得慢的物体B的作用,结果就像一个大人拉着小孩向前跑,比单独大人跑要慢,比小孩单独跑要快一样,他们的共同速度应介于A、B两物体之间即vA>vC>vB。伽利略用归谬法巧妙地否定了亚里斯多德的观点,从而得出结论:重物体不比轻物体下落得快。问题:到底是谁的观点对呢?我们可做个简易实验,试试看。演示2:取一颗小石子,一张比小石子重的大纸片,让它们从同一高度同时下落,观察下落情况。。结论:“观察出小石子先着地,得出物体越轻下落越快。”演示3:取两张完全相同的大纸片,它们的重力是相同的,这样重力对下落的作用是相同的,再把其中的一张捏成纸团,让它们从同一高度同时下落。结论:“观察到纸团先着地,重力相同的两个物体下落快慢可能不同。”物体下落的快慢和物体的轻重关系比较复杂,既不能说越重越快,也不能说越轻越快,重力相同的两个物体下落快慢可能不同。那么,除了物体的重力外,影响以上各实验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还可能有什么呢? 学生讨论分析分析前面各实验现象的原因得出是空气阻力的影响。影响空气阻力大小的因素太复杂,引导得出最好先研究在没有空气阻力的条件下的落体运动。问题与假设空气阻力是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重要因素,若消除空气阻力,轻重物体的下落快慢会怎样呢?思维敏捷的学生对观察、实验得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后会作出各种假设,学生们争论不休,期盼结论。演示4:取一枚硬币,一枚与硬币等大的纸片,将纸片捏成团。让硬币与纸团从同一高度同时自由下落。现象:观察到在空气阻力可忽略时,两者几乎同时着地。演示5:通过牛顿管来演示羽毛和钱币下落的快慢现象:没有抽气时,羽毛比钱币下
物理实验报告自由落体高一(共7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